地震现场,医务人员应该如何开展急救?

急救常识 2022-01-25 16:59www.xiang120.cn溺水急救方法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最强,社会危害最大,群众恐惧心理最深,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地震现场的及时抢救不仅包括严重压、砸伤和土埋窒息的救护,同时与烧伤、中毒、电击等一系列次生伤害的防治,以及挤压综合征及各种宿疾急性发作的救护。现场处理正确得当,能有效减轻地震对伤员生命健康的危害和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如何对埋压在废墟、狭窄空间内的幸存者实施有效的救援行动,提高其生存率、减低致残率,最大限度保留其独立生活能力,成为新时代社会医学的一项崭新课题。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护工作室一项需多部门配合、协同作战的艰巨工作,它需要交通运输、联络通信、水电供应、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确保医疗救护工作的高效进行,从而完成救灾的医疗保障任务。
一、对被救出垂危伤员进行急救
01 先救命、后治伤。特别要注意清除口鼻中的泥土,保持呼吸道通畅。
02 对开放性创面给予包扎,骨折应予固定。
03 脊柱骨折在地震中十分常见,在现场又难以确诊,因此,要严加注意,用硬质担架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
04 在群众性自救互救基础上,对需要进行医疗救护的伤员,必须初步分类,分清轻重缓急。
05 救出伤员后,及时检查伤情,遇颅脑外伤、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大出血等危重症伤员要优先救护。外伤、出血者鲫鱼包扎、止血,骨折固定,脊柱骨折者要正确搬运。
06 地震时强烈的精神刺激可出现精神应激反应,常见的症状是疲劳、淡漠、失眠、迟钝、易怒、焦虑、不安等,要及时加以处理。
07 恐惧心理可加重原有心脏病、高血压的病情,严重时可引起猝死,对此类伤员应特别关注。
08 地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所处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要尽可能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保存体力,敲击求救,设法脱险,包扎伤口。
1)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2)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3)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和节约氧气,用敲击声求救。
6)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要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7) 保护和节约使用饮用水和食物。
09 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生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种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烧伤部位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二、危重伤员的现场救护
1呼吸心搏停止者,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重伤者如呼吸、心搏停止,大出血,头部,内脏受伤应优先抢救。可以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自动心肺复苏仪等进行心肺复苏。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做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挤压综合征的现场处理:人体如在地震时被挤压,因四肢肌肉丰富部分长时间受压,致使肌肉组织缺血性坏死、肢体肿胀及急性肾衰竭,伤者救出后,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对此类伤者的伤肢稍加固定限制活动,肢体严禁用加压包扎、止血带。
(1) 尽早大量补充液体。口服补液的前提是伤员意识清楚,同时应注意最好通过吸管让伤员引用,避免引起误吸。
(2) 首选液体为等渗生理盐水,速度为1000~1500ml/h,补充1000ml0.9%等渗盐水后可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同时加入50g /L碳酸氢钠约50~100ml,维持尿pH在6.5以上,防止肌红蛋白和尿酸在肾小管内沉积。
(3) 如果不能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可以让其口服含碳酸氢钠的液体,Ramin等研究发现,对于因各种原因暂时无法进行静脉补液的挤压伤患者,在第一个12小时内口服碱性溶液(OAS),含葡萄糖120mmol/L、碳酸氢钠25 mmol/L、氯化物55 mmol/L及钠80 mmol/L,500~750 ml/h,可同样达到碱化尿液并利尿的目的。
(4) 一般来讲,常采用挤压伤鸡尾酒疗法:细胞外液1L+5%碳酸氢钠84ml+20%甘露醇50ml组成,根据循环动态没小时给予1.5L,力求尿量为200~300 ml/h、pH>6.5。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使用含钾或含乳酸的液体(如乳酸林隔夜)。如已存在高钾血症,应给予速尿(血压稳定时)、葡萄糖酸钙、胰岛素比例葡萄糖及碳酸氢钠等对症处理。为避免出现肌肉内钙的蓄积而造成病程后期的高钙血症,只有存在低钙血症时采纠正低血钙。
当肢体被挤压>24小时时开始出现肌肉坏死。 一旦移开重压,坏死肌肉会释放大量的肌红素、蛋白、钾等电解质,迅速引起心、肾衰竭而致死。这就是很多被救人员在被挤压时还能说话而救出几分钟后死亡的原因。因此,在移开重物前就要为伤者口服0.9%等渗盐水或滴注0.9%等渗盐水,让伤者进行有效代谢,把血液中这些东西排出后再移开重物。否则一旦移开重物,伤员死亡的概率很高。当挤压时间过长,伤肢已经完全坏死或当患者生命出现危机、其他救出手段无效且有足够的准备情况下,截肢是急救人员最终确定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5休克伤员取平卧位,对伴有胸腹外伤者,要迅速护送转至医疗单位。
6对严重开放性、污染的伤面,要除去泥土秽物,用无菌敷料或其他干净物覆盖。
7预防与治疗创伤性凝血功能凝血功能障碍(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与创伤性凝血病(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丰诺安联用维生素B6新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预防与治疗创伤性凝血功能凝血功能障碍与创伤性凝血病的效果。丰诺安及维生素B6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二者合用有促进机体酶代谢、止血、利尿、解毒、保护大脑及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肝功能、提高机体凝血功能及机体营养状况的功效。维生素B6与丰诺安的巧妙搭配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实验证实新疗法能显著缩短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时间,还可通过促进肝脏代谢,恢复凝血因子合成,明显改善创伤大鼠模型的凝血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发现,新疗法能够显著提高肝脏凝血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促进凝血因子在肝脏中的合成,从分子水平探索了新疗法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机制。
 

Copyright © 2015-2025 www.xiang120.cn 急救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急救知识,急救措施,湖南急救网,急救包,溺水急救,触电急救方法,世界急救日,海姆立克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