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急救时间是多少

急救常识 2022-06-20 16:54www.xiang120.cn溺水急救方法
      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为100%
接警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为9分40秒
全年预计急救技能培训8000人次
海陆空“立体120”绿色救援屡立战功
……
新区不断完善的急救体系
正在架起生命救援的“快车道”
泰达街道华纳社区的83岁老人近日在家中突然晕倒,老人的女儿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新区急救分中心紧急派出位于泰达医院急救站的医护人员和车辆,不到5分钟急救车抵达现场,火速将老人送医救治,目前老人已脱离生命危险……随着新区120急救分中心建设运行,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场景每天都在滨海新区真实上演。
院前急救体系见成效、惠民生
自120急救分中心建设被列入滨海新区2019年20项民心工程以来,新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每4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每8万人口建立1个急救站点”,急救反应时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不断完善的急救体系正在架起生命救援的“快车道”。
一个多月前,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深入滨海新区急救分中心,了解院前急救指挥调度网络建设情况,强调院前急救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要进一步提升新区的医疗急救能力,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新区急救分中心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现有工作人员456人,运行急救站点28个,救护车配置总数49辆。目前,白班运行31辆救护车,夜班运行19辆救护车。日均出警90余车次,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为100%,接警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为9分40秒,居全国领先水平。急救反应速度的明显加快,更好地满足了居民健康的需要。
据了解,在新区急救分中心成立之前,新区全区范围内仅有8个急救站点,其中4个站点是与市急救中心合办,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调度。而现在,在新区急救分中心现场指挥调度中心,巨幅电子屏上显示着全市救护车的工作状态,当急救电话接入,系统将迅速找到最适合承接任务的车辆,院前急救服务更及时、更便捷、更安全。
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的良好氛围
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培训室,每周都会开设12个班次进行公众心肺复苏标准化培训,按照标准化教材和培训流程,培训导师带领和指导学员按照模块进行学习,掌握公众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在有需要时能够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及时规范的救助。
截至目前,新区已建立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3个培训基地,今年总计承担8000人次的心肺复苏标准化培训任务,将主要对卫生、教育、科技、公安、交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率先开展心肺复苏技术能力培训。
除了定期开展公众心肺复苏标准化培训,新区首家市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滨海新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于2019年5月10日正式运行。作为天津市第一家独立设置的红十字生命体验馆,为提高广大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推广普及救护知识,新区红十字会按照“五进”要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主动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开展救护员培训和救护知识的普训工作。据了解,2019年,新区红十字会共举办救护员培训班 47 期,考试合格取证 2382 人,超额完成市会下达的任务 121.5 %;普及救护知识1万余人次,走在全市前列。
 
今年,为减少人群聚集,新区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开通了应急救护培训信息系统,采取线上学习、线下考核的方式,通过微课堂形式普及心肺复苏、常见急症救护、防灾避险等内容,传播应急救护知识,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目前,普及性培训2期60余人。救护员培训线上报名学习816人,取得线上理论学习合格439人。线下已举办培训班5期,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103人。
特色急救模式开辟生命救援“新通道”
7月4日15时,在接到“瑞鸿”邮轮上船员张飞就医申请后,救援飞机起飞升空,前往邮轮救援。40多分钟内,救援飞机成功从海上接载伤者,再将伤者送至地面医院进行抢救,整个过程无缝衔接、紧张有序,再一次验证新区海陆空“立体120”绿色救援的实力和水平。
 

Copyright © 2015-2025 www.xiang120.cn 急救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急救知识,急救措施,湖南急救网,急救包,溺水急救,触电急救方法,世界急救日,海姆立克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