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急救技术有哪些

急救常识 2022-06-27 21:20www.xiang120.cn溺水急救方法
     常用急救技术与方法 
 (二)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 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位置:在上臂内侧(上臂挨着躯干的一侧)中间,把胳膊伸展,肱二头肌和上臂骨之间有一条沟,用手指摸一下感到跳动,就是肱动脉。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位置:大腿内侧,腹股沟中点下一横指。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  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疗,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三.包扎方法(绷带包扎方法)
  1. 环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用绞布固定绷带末端。
  2. 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端胶布固定。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称蛇形包扎法。
  3.螺旋反折包扎法 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再做螺旋包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直线,但每次反折不应在伤口与骨隆突处。
  4.“8”字形包扎法 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  5.反回包扎法 用于头顶、指端和肢体残端,为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反回包扎,将被包扎部位全部遮盖后,再作环形包扎两周)
  (二).当你面对有人需要急救时,你会怎么面对? 
 现场急救  原则:
  1.先抢后救:使处于危险境地的伤病员尽快脱离险地,移至安全地带后再救治。
  2.先重后轻:对大出血、呼吸异常、脉搏细弱或心跳停止、神志不清的伤病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挽救生命。昏迷伤病员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伤口处理一般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并尽快妥善地转送医院。
  3.先救后送:现场所有的伤病员需经过急救处理后,方可转送至医院。:
  抢救措施:
  1,首先拨打120,,告知正确方位与患者的状况,症状。想周围人呼救,取得大家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2.判断需救助者的状况(外伤或内伤)。
  3 ,若急救车未到,且周围无专业人士,受伤者十分危险,继续救助。本人则可以进行现场抢救。
  4,如果是外伤,则要现场止血,操作见上面详细介绍。如果是呼吸困难,心跳减慢或骤停,失去意识,昏迷等,则要进行CPR。具体操作见上面详述。
  5,急救车赶到后,帮助将需救助者抬上救护车并送往医院。
 

Copyright © 2015-2025 www.xiang120.cn 急救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急救知识,急救措施,湖南急救网,急救包,溺水急救,触电急救方法,世界急救日,海姆立克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