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
饮酒后昏迷背后的隐患:酒后低血糖风险介绍
近日,武汉市民李先生在聚会饮酒后返家途中安然无恙,却在安静的环境中突发昏迷。紧急送往武汉协和医院急诊科后,医生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李先生遭遇的是酒后低血糖。这一病症的严重性在于,其症状容易被醉酒反应所掩盖,可能导致长时间未被发现的低血糖,从而危及患者生命。
李先生的经历并非孤例。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陈璐璐教授指出,饮酒过量后,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会引发一系列反应,导致血糖水平急剧下降。乙醇被吸收进血液后,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进而迅速降低血糖浓度。乙醇在肝脏中的快速代谢会抑制肝糖元的分解,进一步加剧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脑功能障碍,甚至引发昏迷。
陈璐璐教授强调,酒后低血糖的病情发展迅猛,但大多数情况在及时治疗后能迅速康复。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低血糖导致严重的脑水肿和中枢神经损害,遗留神经功能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识别酒后低血糖的症状呢?当出现心悸、多汗、低体温、脉快有力、昏迷等症状时,应该高度怀疑可能是酒后低血糖,并立即就医。陈璐璐教授特别提醒,空腹饮酒会使乙醇吸收更快更多,从而更容易发生低血糖。饮酒前最好先吃些食物,并且避免饮酒过快。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乙醇可能会增强降糖药的效果,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酒精反应各异,因此饮酒应适量,切勿贪杯。特别是在身体不适时,更要谨慎行事,及时就医。在此,我们呼吁大家珍惜生命,关爱健康,远离酒精的危害。生命无价,健康至上。我们应该明智地对待酒精,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