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如何护理
新生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口腔感染问题。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口腔问题,通常被称为“鹅口疮”。
鹅口疮的主要诱因令人惊讶——竟然是妈妈的奶头或喂奶者的手污染。新生儿的口腔黏膜是身体柔软的防线,这里血管丰富,唾液分泌量少,却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温床。当口腔受到污染时,便容易引发感染。这种感染并非微不足道,一旦孩子的抵抗力降低,白色念珠菌的势力范围可能会扩张,深入咽喉、食管、气管乃至肺部,引发更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现孩子患上鹅口疮,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我们不必过分恐慌。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鹅口疮的发生。母乳喂养时,乳房和乳头的清洁至关重要。哺乳结束后,可以挤出少量乳汁涂抹在乳晕上,让其自然干燥,因为乳汁具有天然的抑菌作用。对于人工喂养的家长,每次使用奶瓶、奶头后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并且煮沸消毒。其他婴儿用品,如小毛巾等也要分开使用,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煮沸消毒,并在阳光下晒干。
除了鹅口疮,新生儿口腔的上腭中间及牙龈上有时会出现黄色的小颗粒或结节,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称之为“马牙”或“鼓氏珠”。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它们通常会在几周内自行消退。我们也要避免用棉签擦拭或用针挑破,以免引发感染。
作为家长,我们在照顾新生儿时必须要格外细心。新生儿的成长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在喂食前后,一定要注意清洁双手和婴儿用品,做到预防为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宝宝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远离疾病,健康成长。我们也要了解并关注新生儿口腔健康的每一个细节,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