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救中心8月接诊67例猝死病例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盛夏,北京这座城市正在经历三伏天的炙烤,也成为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区域。北京急救中心近期通报的8月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警醒的事实:本月已接治的猝死病例高达67例。对于那些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闷热的天气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预防猝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猝死看似不可预测,但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在生命突然终结前,身体已经发出预警信号。这些信号可能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急救专家们提醒我们,当出现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眩晕等症状时,很可能是身体在呼唤救援。
面对这种情况,家属需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患者应立即停止任何活动,保持安卧,避免翻身、说话和走动,以减轻心脏负担。若身边有急救药物,应迅速协助患者服用,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紧急救援。
猝死,又被称为急死,是指在看似健康或病情已稳定的人身上发生的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为症状出现后6小时内死亡,而心脏病学家通常认为发病后一小时内死亡属于猝死范畴。大多数猝死没有显著预兆,可能在正常的日常活动或安静的睡眠中突然袭来。
对于猝死的防治,关键在于积极防治冠心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这包括认真对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适当参与体育活动,限制饮酒,避免长时间紧张的脑力劳动和情绪激动。一旦发现猝死病人,应立刻让其平卧,进行现场救护,严禁随意搬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尽快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救治。
在生活中,我们应加强对心脏健康的关注,了解猝死的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只有充分了解和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让我们共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美好的未来而奋斗。也让我们关注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共同守护他们的心脏健康,为生命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