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
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经由口食入引发的中毒病症。无论是鲜美的鱼类、肉类,还是日常所见的水果、蔬菜、谷物和海产品,甚至罐头食品,只要被肉毒杆菌污染,均可能引发中毒。
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鱼类和家畜的肠道以及粪便中。其生命力顽强,特别表现在它的芽孢上。这些芽孢具有极强的耐热性,即使在沸水中也能存活一段时间。想要彻底消灭这些芽孢,需要在湿热达到120度的环境下保持5分钟。肉毒杆菌中毒的罪魁祸首并非细菌本身,而是其产生的外毒素——一种名为嗜神经毒素的物质。这种毒素的毒性极强,仅需微量即可致命。这种毒素也有其弱点,它惧怕碱和热,暴露在80度的温度下30至60分钟,或在100度的温度下10至15分钟,就可以将其毒性破坏。同样,日光之下,它的毒力也会迅速消失。
肉毒杆菌中毒的隐患无处不在,只要食物储存的环境不与空气接触且不具备强酸性或强碱性,肉毒杆菌就能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果我们在食用前没有彻底加热,就无法杀死细菌和破坏毒素,从而引发中毒。实际上,在某些地区,肉毒杆菌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臭豆腐、豆豉、发酵馒头或污染的蜜糖及奶粉而引发的。
值得注意的是,肉毒杆菌的外毒素经肠道吸收后,主要攻击人的神经系统。病初可能只是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尤其是颈部无力,抬头困难。接着可能出现四肢麻木、舌头发硬。随后可能发生各种肌群麻痹。对于孩子来说,可能表现为面部无表情、视物模糊、睁眼困难,甚至斜视和眼球运动受限。这些症状都是由于面部和眼睛运动的肌肉受到麻痹所致。由于吞咽肌肉麻痹,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困难和吃东西时呛咳。更严重的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呼吸肌麻痹,这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面对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在食用前务必进行彻底的加热处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食品安全,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对于食品的储存和处理过程也要严格遵守卫生规范,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