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误信偏方吞鱼胆进ICU 鱼胆汁中毒急救4措施
近日,武汉市民何先生因轻信民间流传的偏方——“生吞蛇胆鱼胆能清火明目”,冒险尝试生吞草鱼鱼胆。当晚他便遭受了呕吐腹泻的折磨,肝肾机能急剧衰竭,最终被紧急送入ICU抢救。这一再次提醒我们,对待民间偏方需保持谨慎态度。
武汉市普仁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姚明警示公众,鱼胆虽然被一些人视为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神奇之物,但其内含的多种毒素更是致命之源。任何市面上常见的鱼胆都含有毒素,即使是极少量也可能引发中毒,导致肝脏受损甚至变性坏死。
鱼胆汁,虽然在中医典籍中有治病记载,但其潜在的毒性不容忽视。一旦食用,毒素会在短时间内引发中毒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等,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和肝脏功能受损。这些症状都是由鱼胆中的胆盐、胆汁酸等有毒物质引起的。
关于哪些鱼胆有毒,市面上的常见鱼胆大多含有毒素。在处理和食用鱼类时,一定要谨慎对待鱼胆,切勿轻信偏方而冒险食用。对待民间偏方需要保持谨慎态度,健康无价,切勿盲目尝试。特别是草鱼,其胆汁的毒性更为显著。据统计,食用超过2.5克的草鱼胆汁就有可能引发人体中毒。
虽然中医有使用鱼胆汁的纪录,但我们要强调的是,鱼胆汁并不适宜食用。请大家不要盲目追求奇特的保健方法。真正的健康来自于饮食的均衡搭配、适量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睡眠。
一旦误食鱼胆汁,应立即进行急救,如洗胃、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肾衰治疗等。也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等。在治疗的整个过程,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此,我们再次强调广大市民要保持谨慎态度对待鱼胆及民间偏方。保护健康,远离潜在危险。对于任何关于食物安全的问题,我们都应该遵循科学的指导。毕竟,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共同守护自己的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我们也要提醒大家要具备食品安全意识,不仅要关注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更要了解食物的安全性和潜在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摄取均衡的营养。让我们共同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远离危险和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