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需要迅速脱离致伤源和现场急救
火灾中的烧伤事故是令人心悸的伤害形式。烧伤不仅对皮肤造成伤害,更可能深入肌肉和骨骼,引发一系列危及全身的变化。对于伤者而言,现场急救的及时性和正确性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安全。一旦遭遇烧伤,必须迅速果断地脱离致伤源,展开紧急救治。
在灭火战斗中,烧伤的形式千变万化,如被火焰烧伤、高温液体、气体、固体以及电烧伤等。尽管致伤过程时间不一,但抢救每一刻都至关重要。面对衣物着火的情况,应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迅速脱去衣物、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或利用周围的物体扑盖灭火。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大量水灭火。在此过程中,务必避免站立喊叫或奔跑,以免火焰对头部、面部及呼吸道造成伤害。
当遭遇气体、固体烫伤时,必须迅速离开致伤环境,避免进一步的伤害。若化学物质如酸、碱、磷等接触到皮肤,应迅速脱去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并用大量水流冲洗,以稀释并清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磷烧伤,应迅速脱去染磷衣物并浸泡在水中,彻底洗去磷粒,防止磷的继续燃烧加重损伤。
触电时,首要行动是立即关闭电源,将伤员移至通风处,并松开其衣物。若伤员的呼吸和心脏功能受损,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紧急措施,并迅速送医救治。
现场的简单医疗急救同样不容忽视。对于热力烧伤,应立刻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以减轻创面并止痛。若烧伤合并其他损伤,如骨折、脑外伤等,应遵循外伤急救原则进行相应处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烧伤创面,防止污染,不涂有颜色的药物以免影响治疗。对于浅度烧伤的水疱,一般无需清除,应保持泡皮的完整性。
烧伤后,伤员常感疼痛和躁动,应适当给予镇静和止痛药物。伤后的头两天,由于毛细血管渗出的加剧,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易发生休克。应及时展开输液治疗,补充血容量。口服含盐饮料是补充血容量的有效方式,但应避免单纯饮用大量白开水,以防水中毒。
在应对严重烧伤时,应立即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增援。每一步的救援措施都必须精确迅速,确保伤员的安全与生命质量的恢复。烧伤事故的救援与后续治疗不仅依赖医疗技术的高低,更在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救援流程的熟悉程度。每一刻的救援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