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衰竭有什么诊治方法
病例介绍:武警战士的生死救援
在炎炎夏日中,一位年仅二十一岁的武警战士在完成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后,突发中暑症状,如高热伴随意识模糊。经过当地医院的紧急处理,他的意识逐渐恢复,但随后的生化检查却显示出一场严峻的生命危机: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最终在2004年7月9日晚,他被紧急送入医院救治。
入院时,他的体温飙升至39.9℃,脉搏稳定,呼吸略快,血压正常。医生检查发现他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无明显异常,但四肢肌力减弱。这个年轻战士的辅助检查结果令人揪心: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增多,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肝肾功能衰竭,以及其他酶类指标的异常。超声心动图更是揭示出左室壁轻度增厚和心包少量积液。
经过严谨的临床诊断,这位战士被确诊为重症中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竭和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随即展开,包括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各项生理指标的动态监测以及一系列药物治疗。
在医疗团队的全力以赴下,病人的意识完全恢复,凝血功能在入院后第三天恢复正常。令人欣慰的是,肾功能和尿素氮水平也在入院后第五天恢复正常。虽然肝功能的恢复较慢,但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后次日开始明显下降,三天后已恢复正常。肝酶水平虽然有所波动,但经过两年的治疗,最终完全恢复正常。
这起病例中,及早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和CRRT治疗,对于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延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治疗方法不仅明显改善了病人的预后,也为重症中暑病人带来生的希望。
在此,我们向这位勇敢的武警战士致敬,同时也提醒广大读者,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活动时,务必注意防暑降温。让我们共同传播防暑知识,提高公众意识,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生命无价,防暑降温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