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深入了解:感冒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
在抗击感冒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药物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作为许多常见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它的疗效显著,但同时也隐藏着一些不良反应,需要我们深入了解。
对于呼吸系统,对乙酰氨基酚对于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可能加重支气管痉挛,严重时还可能抑制呼吸中枢。据研究,该药与哮喘发病及其严重程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代谢产物可能会耗竭呼吸道上皮细胞及鼻黏膜黏液中的抗氧化剂。
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常规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一般不会对情绪产生影响。但在过量导致肝坏死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反应,如昏睡、注意力障碍、激动、精神错乱,甚至昏迷。
关于消化系统,虽然对乙酰氨基酚的胃肠刺激作用较小,短期服用不会引发胃肠道出血,但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导致肝毒性,甚至引发肝功能衰竭和肝坏死。特别当与酒精同时滥用时,这种肝毒性可能会被加剧。
长期大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还可能对泌尿系统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肾病,如肾乳头坏死性肾衰竭。特别是在肾功能已经低下的个体中,可能引发肾绞痛或急性肾衰竭。肾衰竭也可能由该药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而继发。
在血液系统方面,虽然大多数情况并无大碍,但也有报道指出,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学不良反应。其他罕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还包括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等。与阿司匹林相比,该药对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聚集时间的影响较小。
除了上述系统的不良反应,还有关于内分泌/代谢方面的报道。动物实验显示,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酚可能抑制甲状腺功能和精子生成。还有引起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的个案报道。中毒剂量下还可能导致低血磷症和低血糖,甚至有一过性高血糖的个案报道。
部分患者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还可能出现皮肤反应,如荨麻疹、固定性药疹等。虽然较为罕见,但也有血管性紫癜、急性全身性疱疹样脓疱病等报道,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
虽然对乙酰氨基酚在缓解感冒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但使用时仍需谨慎。特别是对于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如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就医,以确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