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内心肺复苏 降低猝死机会
在面对心脏性猝死这样的紧急状况时,及时且正确的急救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强调,遇到此类突发情况,我们不应惊慌失措,而应基于基础急救知识的了解,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冠心病患者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呼吸停止。我们作为旁观者,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我们要用有力的拳头在患者左乳头内侧的心脏部位进行两到三次有节奏的叩击。在抬起拳头时,要注意保持约二十到三十厘米的距离,以掌握适当的叩击力度。这种刺激有可能唤醒心脏,使其恢复自主心跳。如果患者的脉搏仍然没有恢复,我们必须立刻进行下一步的抢救。
紧接着,我们要清理患者的口腔异物,如假牙、痰液等,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随后,进行人工呼吸。在吹气时,要用双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口对口的方式吹入约800到1200毫升的空气,连续进行四次。每次吹气都要在五秒钟之内完成。与此我们还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抢救者应该站在患者的右侧,双手掌重叠压在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按压的频率大约是每分钟80到100次,每次按压都要让胸骨下沉三到五厘米。在按压过程中,双手要伸直,手掌根部紧贴胸骨。放松时,手不要离开胸壁,以确保按压的连贯性和均匀性。
特别重要的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需要同时进行。在进行单人复苏时,每进行15次心脏按压后,应配合2次人工呼吸(即遵循15:2的比例)。在急救过程中,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瞳孔缩小、面色及口唇开始恢复红润,并且开始自主呼吸,这通常意味着抢救成功。此时可以暂时停止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仍需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
心肺复苏的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普及这类知识在家庭和社会中已刻不容缓。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这些急救技能,才能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为生命的延续赢得宝贵的时间。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学习急救知识,为我们的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关爱和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