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的现场急救
心脏性猝死是一种突发的危急状况,往往让人措手不及。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及时的现场急救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秒都关乎生命的延续。
当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突然的意识丧失、抽搐、呼吸不规则等。现场的人员需要立即展开抢救。针对心脏发生的心室纤颤,除颤是最有效的抢救方式。在没有专业器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简单而直接的方式——赤手空拳地除颤。通过空心拳头在心前区的捶击,有可能消除室颤,让心脏重新恢复跳动。
如果拳击无效,接下来需要实施的是胸外心脏挤压。对于呼吸停止的患者,应进行口对口吹气,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恢复呼吸。心脏挤压是使心脏复跳的最有效方法,而胸外心脏挤压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群众可以就地实施。
我们的心脏被胸骨和肋骨所包围。当我们在胸骨处施加压力时,心脏会受到挤压,从而达到被动收缩的目的。当我们松开手时,心脏又会因为自身的弹性和负压而充盈血液。这样反复进行,就能维持血液循环。
在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时,患者应该仰卧在硬板床上或硬地上,以确保背后的支撑足够。挤压的位置应在胸骨下1/2处,这个部位相当于两乳头连线正中间。为了产生足够的挤压力度,通常需要双手重叠。
除了心脏挤压,口对口吹气也是急救中的重要手段。当心跳停止时,呼吸往往会随之停止。口对口吹气能让新鲜的空气进入患者肺部,从而维持其呼吸功能。在实施口对口吹气前,需要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松开衣物等。然后,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对着患者的嘴吹气,同时捏住其鼻孔以防漏气。
在急救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胸廓微微隆起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必须协同且有节奏地进行。通常是挤压几次后,再进行一次吹气。现代心脏除颤器的发展为心脏病治疗和急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采用电感容器直流放电式电路的心脏除颤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有效地消除心室纤颤。R波同步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电刺激能够精准地落在心室的“绝对不应期”上,大大提高了除颤的效果和安全性。
心脏除颤器作为心脏病治疗和急救不可或缺的设备,以其操作简便、无毒且高效的特点,特别是在抢救猝死病人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心脏除颤器的发展前景广阔,为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希望和救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