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只是一个卖烧饼的 武大郎是怎么娶上美妻
今天,风趣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朝小商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个时代的商业魅力。
我们常常在各种论坛看到各种吸引人的帖子,描述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年入百万的神话。其中不乏摆小摊的成功案例,他们在大城市买房买车,过着充实自由的生活。回望历史,宋朝是一个对小商贩特别友好的时代。
众所周知,宋朝崇尚文化,尊重商人,营造出一种鼓励经商的社会氛围。在那个时代,商人备受尊重,想要公关的人甚至会假冒富商。这一切,都表明了宋朝重商的社会环境。
为了鼓励经商,宋朝在税收、法律、现场管理等各方面都做得相当到位。税收方面,主要有过税、住税和抽税。流动商贩需要缴纳过税,税率仅为2%,而有固定店铺的商贩则需要缴纳住税,税率为3%。针对特定商品,还有抽税,税率较高,为10%。一旦特定商品缴纳了抽税,就不需要再缴纳过税和住税。流动商贩们要想提高利润,还需要精心规划经营路线,以避免多次缴税。
以武大郎卖炊饼为例,一个炊饼的毛利润大约是二文钱。由于他是挑着担子走动着卖的,因此需要缴纳过税。但在宋朝,还规定在离城五里以外的地方不得随意收税,遇到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等还会实行免税政策。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柴米油盐等也不收税,这自然吸引了更多人愿意经营这些生意。
不仅在税收方面,宋朝还在法律方面为商贩提供了保护。严格规定不能无故搜查商贩的货物,不能自作主张改动税收,税务人员也不能购买商贩的东西,否则要减税。为了规避,还制定了《免行条贯》,规定了各行业需按利润规模缴纳免行钱,缴纳后官府不得再收取其他费用。
有了合理的税收和严格的法律,还需要良好的经营秩序。宋朝官府对商贩经营进行了有效管理,设立了“街道司”负责街道秩序和卫生。街道两旁用“表木”作为界限,为商贩留出经营空间。如果商贩超出界限,就会被处罚。
在宋朝的鼓励经商政策下,像小商贩这样的群体也有了发展的机会。单品利润低的就得销量大,销量低的商品就得提高单品利润。那些像武大郎一样的流动小商贩,只要勤快点、用心经营,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毕竟,宋朝的经商环境对他们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武大郎能有二层小楼可以住,还娶上了娇美的妻子。这一切都展示了宋朝商业的繁荣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