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想来我火星模拟基地游玩吗?
英国《每日电讯报》对中国在火星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深入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实际上,UFO频道也对该国的火星模拟基地有所报道。对于该模拟基地,小编认为其旅游价值甚至超过了科研价值。毕竟,火星的环境与地球存在巨大的差异,包括重力、辐射、风力、大气、温度等多方面的指标。外媒对此津津乐道,而UFO频道的小编甚至觉得他们可能是想借着公费旅游的机会来此一竟。
这个模拟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红崖地区,遥想那广袤的火星表面,这里便是一个绝佳的模拟场所。不久前,一位顶级太空科学家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进展顺利,正在稳步推进中。此次探测任务的总设计师张荣桥透露了更多细节。中国的探测器将在一次任务中实现环绕和登陆巡视火星的目标,为科学家们提供宝贵的火星数据。此后,北京将派出更多的探测器获取土壤和岩石样本。整个任务分为环绕、着陆和巡视三个部分,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张荣桥透露,探测器在漫长的飞行过程中需要经历诸多挑战。火星距离地球最远时可达约4亿公里,探测器需要经过约7到10个月的巡航飞行才能到达火星。环绕器在完成环绕火星飞行后,还需要与着陆巡视器分离并进入任务轨道开展全球环绕探测,同时还需要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讯服务。为了满足环绕和着陆的需求,轨道设计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探测器搭载了多种有效载荷,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火星表面探测和火星表层结构探测等领域。这些有效载荷将在不同的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为科学家们提供丰富的数据。
在推进火星探测任务的《中国日报》报道称,张荣桥在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上表示,火星探测不仅有助于未来机器人或人类的定居,研究火星的进化还可以帮助解答宇宙学中某些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问题。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雄心勃勃,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与前苏联、美国、欧洲航天局和印度等国家的探测任务相比,中国的探测器在火星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报道,中国还在干燥崎岖的西北部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设火星模拟基地,以促进科学研究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国还计划在未来向木星和天王星发射探测器,显示出其在太空领域的雄心壮志。还在北京建设了一个“太空舱”,以模拟太空环境进行研究,这对于保障中国未来的航天计划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