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狱霸!周鸣做过哪些坏事是怎么在狱
晚清时代的狱霸周鸣
谈到晚清时期,人们的脑海中往往浮现的是一个充满艰辛与苦难的年代。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普通百姓为了生存而挣扎,即使是上层官员也难以自保。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个名叫周鸣同的狱霸,他在监狱中的行为令人震惊。
周鸣同的故事始于1848年,当时张集馨刚刚被任命为四川按察使。不久,他便遇到了一起匪夷所思的案件。井研县的差役押解人犯到省里时,向总督衙门喊冤,控诉资州监狱的狱霸周鸣同的恶行。
周鸣同因将父亲推倒在地导致其死亡,被判终生监禁。在监狱中呆的时间一长,他就被指定为“牢头”,成为了一名狱霸。他在监狱里开设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典当方式,新的囚犯必须向他孝敬钱财,否则就会遭受残酷的刑罚。他使用竹签抽打犯人,并将他们泡在盐水之中,甚至强迫犯人用尿壶喝水。
这些行为都是在吏目姜淳的纵容和默许下进行的。周鸣同通过敲诈勒索得来的钱财,不忘分给姜淳一份。几年下来,姜淳及其家人共接受了多两银子。周鸣同的嚣张气焰并未因此而收敛。
有一天,监狱里来了一名女犯人,周鸣同竟然起了色心,强行侮辱了她。他的上司得知后,担心事情闹大,于是警告周鸣同。周鸣同为了平息此事,送了200两雪花银。“羊毛出在羊身上”,周鸣同只能变本加厉地从犯人身上敲诈,以弥补自己的损失。
除了对监狱里的犯人敲诈勒索,周鸣同甚至对押送犯人的差役也动起了心思。一次,差役被周鸣同吊打勒索,忍无可忍之下将其告到了衙门。周鸣同被抓进监狱后,竟然唆使犯人和他一起放火烧监狱。
四川井研县的差役在押解犯人到省时,经过资州时遭遇了周鸣同的敲诈。他将犯人和差役一起折磨得痛苦不堪。差役无法忍受这种冤屈,于是在资州衙门喊冤告状。资州知州舒翼了解情况后,决定惩罚周鸣同,却遭到了他的反抗。周鸣同鼓动犯人鸣锣击鼓,并放火焚烧监狱。虽然大火被及时扑灭,但舒翼却害怕了,不敢继续追究下去,还将周鸣同释放了。
这一事件引起了四川总督琦善的重视。他派人暗中调查情况,掌握证据,最终将案子提到了省里审判。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周鸣同终于被绳之以法,而那些曾经包庇他的人也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周鸣同的故事令人震惊,也让人对那个时代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行为虽然令人愤怒,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黑暗面。这个故事的背后,是晚清时期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