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以卖炊饼为业 武大郎一天究竟能赚到多少
你是否想过,在古代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一个卖炊饼的小市民是如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风趣网的小编一起,走进《水浒传》中的武大郎的世界,一探究竟。
男耕女织,是古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想象一下,在和平的年代,男子在田间劳作,女子则在家中织布,这样的生活足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我们今天的主角,武大郎,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武大郎,生活在北宋末年的宣和年间,是山东阳谷县的小市民,以卖炊饼为生。他的妻子潘金莲,则是一位全职太太,没有从事任何职业。那么,武大郎一天究竟能赚到多少钱呢?
在历史文献中,我们有幸找到了答案。据金华县主簿彭仲刚记载,当时的人们一天赚一百文钱,就能维持温饱。而武大郎作为外来户,不仅没田产,还要付房租。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武大郎的日常开支。
武大郎从清河搬到了阳谷县,在紫石街租房子住。因为这里靠近县衙,人流量大,租金相对较高。宋朝的房价高昂,大文豪苏轼在阳羡(宜兴)的住宅价值五十万文钱。北宋都城开封的公租房租金价格是每日15文。我们可以推测,武大郎的房租支出大约在6到15文之间。
除了房租,武大郎还有其他的开支。他需要交住税、科配和盐钱税,这三项支出每日约10文。口粮也是一笔大开支。北宋末年,每斗米约36文,武大郎两口子每天需要买约两升米。除此之外,还有肉菜副食、衣物和潘金莲的水粉等支出。但考虑到这些并非每日必需,所以平均每天的副食品衣物等开销不会超过50文。
综合各项开支,武大郎每天的必要开支约为90文钱。但我们都知道,《水浒传》中的武大郎每天赚的钱肯定不止这些。他曾招待武松喝酒吃肉,还能让潘金莲打扮得花枝招展。武松外出时嘱咐武大减少炊饼数量,这意味着武大郎每天卖五扇笼炊饼就能达到温饱线。因此推测,武大郎每天的收入应在200文以上。
历史记载中有类似的情况。有人煮猪羊血为羹出售,日收入不超过二百钱;还有两位细民以卖鳝鱼为生,日赚三百钱。武大郎日入200文钱的计算符合宋朝底层百姓的收入水平。
像武大郎这样在北宋养一位全职太太,他每天需要赚到大约30-60元人民币来维持家庭生计。这是一个既真实又充满挑战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古代百姓的智谋与勤劳。在古代的社会背景下,武大郎的生活状态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