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势效应这样应对定势效应的生活例子(老眼光看人)
定势效应,一个由俄国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提出的心理现象,它揭示了人们的心理、记忆、知觉、思维等都会受到之前心理活动的影响,产生具有明显倾向性的心理。这种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外形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定势效应?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理解定势效应
当我们谈论定势效应时,它在颜值仪表方面被称为晕轮效应,在商业方面则体现了哈默定律的道理。简而言之,定势效应是惯性思维在社会态度方面的体现。人们的心理、记忆、知觉和思维都会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产生具有固定倾向的心理反应。例如,如果我们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么即使他做了一些好事,我们也可能对他产生厌恶感。
俄国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进行过一项实验:向两组大学生展示同一个人照片,但对他们所听到的介绍截然不同——一组被告知这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另一组则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然后让他们描述这个人的外貌。结果,对前者描述的词语多是凶恶的,甚至有人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了仇恨;而对后者则赞美其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科学的智慧。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定势思维的影响之大,甚至能改变我们对一个人的外形印象。
二、应对定势效应的策略
定势效应虽然强大,但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
1. 不要限定自我能力:我们要清晰地认识自我,不被定势效应所蒙蔽。不要根据以往的判断就认为无法完成某件事,从而放弃发展的机会。
2. 不要听信道听途说:我们应该用心看待每件事,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不要因为一件事而给某人贴上固定的标签。
3. 多方面看待事物: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不要仅从第一次的印象就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今天他是飞行员,明天可能就成了律师。不要小看任何人。
三、生活中的定势效应例子
人们常说“无头苍蝇乱撞”,但实际上苍蝇的思维比蜜蜂更加灵活。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六只苍蝇和六只蜜蜂被装进一个瓶子,瓶子平放且瓶底朝向窗户。蜜蜂会遵循平时的光亮原则,拼命朝瓶底飞去,而苍蝇则不受限制,积极寻找出口,最终成功飞出。这就是蜜蜂形成的思维定势,导致它陷入死循环。头脑简单有时也是一种好事,因为简单者不会想太多,而是大胆开拓新方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
定势效应是一种强大的心理现象,它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判断。了解并学会应对定势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事物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