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万贯家财下落之谜
在清末时期,有一位名叫李莲英的太监,原名李进喜,因慈禧太后的宠爱而威名远扬,被尊称为“九千岁”。作为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他拥有极高的权势,堪称清末最有影响力的宦官。
随着历史的变迁,光绪皇帝逝世后不到二十四小时,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也相继离世。李莲英失去了靠山,但他仍然享有崇高的地位。在离开皇宫后,隆裕皇后仁慈地允许他休致并选择了南花园作为他的养老之地。
在南花园的日子里,虽然仍有小太监侍奉他,但李莲英已不再是昔日的李莲英。失去权势后,他沉浸在深深的苦闷与疲惫中,终日无精打采。离宫后的第二年春天,也就是宣统二年(1910年),62岁的李莲英步履蹒跚,言语迟钝,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到了宣统三年(1911年),李莲英已经病入膏肓。在临终前,他召集了嗣子和侄子们,向他们倾诉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名被阉割的宦官得到慈禧太后的恩宠,一步步攀升至大总管的位置,并为家族积累了丰厚的家产。他告诫后辈们要谨慎持家,防止财富流失。
他还详细交代了后事,指示后辈们在他死后不要轻举妄动。他特别强调,一切丧事都要奏明朝廷,并请隆裕太后恩准。他让李成武将手中的银两分给嗣子和侄儿们。据传,他的四个继子各得白银40万两,还有一大口袋珠宝。其他侄儿和女儿也分得了一定数量的白银。
李莲英的财富引来了许多人的贪婪。不仅有小德张等宦官,还有他的亲戚和继子,甚至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强行闯入他的住宅,探听虚实。他的亲戚们整天在李家和他的养老处吵闹,都是为了瓜分他的财产。
在继子、侄子和其他亲友为他的财富争执不休之际,李莲英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最终,他在宣统三年二月初四去世。二月初六,隆裕太后降旨为他赐茔地一块,在恩济庄大公地内安葬,并赐以祭坛和白银千两。
在恩济庄的太监茔地里,李莲英的墓地最为气派。他的墓地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院落,前有石桥和牌坊,牌坊上写着“钦赐李大总管之墓”。整个墓地占地至少十亩以上,仿清陵样式制作的石牌坊和供桌彰显了他的尊贵地位。李家人为李莲英立了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永垂不朽”四个大字。在整个清代几百年里,太监死后立这样的墓碑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