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最牛的十个故事
本报记者张雪娇报道,《我们这十年》编辑陈灼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采访时,详细回忆了编辑这部作品的艰辛历程,其中充满了创意与激情。
陈灼介绍,《我们这十年》一书讲述了10个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这些故事如同十块璀璨的宝石,折射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变化。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是一次时代的飞跃,每一个细节,都见证了历史的脚步。
策划选题的过程仿佛一场闯关游戏。陈灼和同事们面临了三大关卡:首先是“压力关”,作为新组建的主题出版编辑部,他们肩负着集团赋予的重任,选题的压力不言而喻。但压力即是动力,经过无数次的选题讨论会,最终确定了《我们这十年》的选题方向。其次是“内容关”,面对十年的巨大发展和成就,如何取舍内容是一大难题。经过主题出版编辑部主任的提议,他们确定了以普通人的视角,通过报告文学的形式,讲述这十年的十个故事。最后是“作者关”,经过筛选,他们找到了知名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其创作理念和编辑部的思路不谋而合。
确定了选题方向后,如何编创合力确定故事内容成为关键。陈灼和同事们首先确定了以10年讲10个人物故事的思路。在筛选人物故事时,他们与作者多次沟通,最终确定了先定领域再定人的方法。他们选定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领域,从这些领域中选取有社会记忆的人物,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来反映时代的发展。
作品的出版背后凝聚了作者和出版社的心力。对于李春雷的报告文学作品,陈灼和同事们对其充满了期待。为了更好地展现本书的视角与结构,他们在体例设计上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在内容的编排中,他们想到了影视拍摄时镜头变化给观众带来的不同观感,于是进行了“远景、中景、近景”的设计。他们对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的梳理和论证。
在图书的形态设计上,陈灼和美编进行了的沟通。经过十几稿的设计,最终确定了以淡黄的底色与大气的中国红为主的封面设计。书名周围环绕着本书的10篇文章名,下方的人群图案象征着“我们”,寓意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主角,都在见证和参与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这十年》的编辑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创新的过程。陈灼和同事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打造了一部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这十年的辉煌成就。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时代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力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