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的监督执纪:“容错免责”为担当者担当
(抗击新冠肺炎)特殊时期的监督执纪:担当者的“容错免责”温暖守护
在这个特殊的抗击新冠肺炎时期,杭州市下城区东新园小区,成为了防控工作的一个缩影。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复工回城的人员潮,社区工作人员以坚定的担当精神,守护着这片家园。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名为“容错免责”的执纪理念,为这些担当者提供了温暖的支撑。
近日,下城区纪委的暗访组来到东新园小区,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他们发现,尽管社区面临着人手不足、防控措施落实难等问题,但社工们依然任劳任怨,放弃休息,守护着居民的平安健康。
东新园社区主任卜君杭坦诚地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并介绍了社区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针对居家隔离人员和独居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社工们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服务和心理支持。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赞赏。
在疫情突发、事务繁杂的特殊时期,防控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对于社区干部来说,如何在工作中避免“事情办砸”,是问责还是“包容”给予改过机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下城区纪委监委充分体谅一线干部的艰辛和努力,对于补救及时、没有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采用了少用慎用追责的原则。对于卜君杭等社区工作者,没有进行问责,而是进行了谈话提醒,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继续为居民提供服务。
这种适度的“容错”处理方式,不仅给予了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改正错误的机会,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支持。杭州市纪委市监委强化明查暗访,对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严密监督,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杭州市各区县(市)都在类似的适度“容错”处理方式,以更好地服务保障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滨江区和江干区等地也制定了相关举措,明确干部在防控工作期间的“免责”事项和不实澄清机制,依纪依法追究阻碍防控工作的行为。
杭州市纪委市监委还规定实行问责预审制度,及时明确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疫情防控履职不力等问题的问责处理意见,防止和纠正问责泛化简单化问题。
这种有温度的监督执纪方式,让基层干部感受到了“暖心”。下城区武林街道区域发展中心主任陈红娟表示,“只要出于公心干实事,有了容错免责,我们工作少了后顾之忧。”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勇于担当的基层干部点赞,为他们提供“容错免责”的温暖支撑,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