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首次明确发现一处商代铸铜工匠家族墓
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商代青铜器,以其优美的造型和华丽的纹饰,成为了中华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关于这些精美艺术品的创造者和制作流程,长久以来人们一直知之甚少。在河南安阳的洹北商城,随着一处重要的商代铸铜工匠家族墓地的发现,我们有望揭开这些神秘的谜团。
这片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北商城的工匠墓地,近日成为了考古界的焦点。在摄影师的无人机拍摄下,这片墓地显得庄重而又神秘。通过几年的发掘,考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是明确的中国商代青铜工匠家族墓地。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介绍,这片工匠家族墓地是在1999年发现的洹北商城内被发现的。洹北商城是商代中期的都城遗址,自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家的广泛关注。从2014年起,安阳工作站在此持续进行发掘,以期其都邑布局。
在2015年8月,考古学家们在这处铸铜作坊内发现了用于熔铜的鼓风嘴,揭开了这个为王室生产青铜礼器的商代中期铸铜作坊的神秘面纱。这里的工匠家族墓地就位于铸铜作坊内,墓葬整齐地排列着,展示了一定的规划性。
何毓灵表示,目前已经发掘了42座墓葬,多数墓葬中发现了铸造铜器使用过的工具,如陶范、铜刀、磨石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墓葬中出现了专门用陶范作为随葬品的情况,这为确定墓主人的身份为铸铜工匠提供了重要证据。
其中最大的一座墓葬有棺有椁,椁室二层台上还发现了殉狗和一堆陶范。一个陶范甚至清晰地展示了铸造铜觚的过程。考古人员推测墓主人可能是工匠家族的族长,并预期会有其他随葬器物。考虑到现场条件,考古人员决定整体搬运这座墓葬,以便在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考古清理。
这次工匠墓地的发现,为研究商代青铜器的生产组织、管理、运营等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何毓灵表示,通过近几年的发掘,我们可以还原一幅鲜活的商代青铜器生产图景。还发现了许多其他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如房基、灰坑、水井等遗迹800余处,以及一个用于研究新青铜器的铜鼎模型等。
根据手工业生产的操作链理论,考古人员还能够逐步辨识出铸铜作坊内的各个区域,包括陶模、陶范制作区、青铜熔炼与浇铸区等。甚至发现了与生产相关的人祭坑和牛头牛角祭礼坑等遗迹。
关于商代青铜器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慢慢揭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频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