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培育龙头企业 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山东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春风拂面,万物苏醒,农田里生机勃勃,农机在田野里穿梭。农业现代化的背后,种子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了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任务。今天,我们走进山东,深入了解当地在种子产业上的努力与。
种子,农业的“芯片”,承载着丰收的希望。山东,作为农业大省,肩负着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的重任。一粒种子从研发到落地推广,是一条充满挑战的产学研合作之路。那么,这条路上有哪些艰难险阻?又有哪些令人振奋的突破?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探访山东青岛平度市的一家企业,揭开这背后的故事。
起步于梦想与坚持
侯元江,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梦想是让老乡们种上自己培育的种子。从1982年开始,他一直在农业技术领域工作,心底的愿望逐渐萌发:“什么时候,能让老乡种上我育的种子?”
对待科研育种,侯元江特别较真。他每年耗时数月进行育种杂交、调查、观察。现实远比想象艰难。资金缺乏、设备短缺,一切几乎从零开始。最大的困难来自2001年,那一年他刚接手经营困难的青丰公司。职工不理解、反对声一片,亲朋好友纷纷劝他转型。侯元江始终硬着头皮坚持。凭着韧劲和坚持,“青丰1号”终于在2006年诞生,实现了公司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这是青岛市第一个通过山东省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填补了当地农作物育种史的空白。
借力合作实现共赢
春风送暖,大地返青。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侯元江喜不自胜。他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紧密合作,搜集优质小麦种质资源,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与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合作更是让侯元江尝到了甜头。借助合作的力量,“青丰1号”的成功让侯元江意识到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今天的山东,正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像青丰种子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正是山东种业发展的缩影。他们凭借梦想与坚持,借助合作的力量,走出了一条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之路。他们的努力与,为我们展现了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信心与决心。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未来的种业发展中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