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助力贵州脱贫攻坚 小小生姜串起一条产业链
中新网贵阳报道,题:台商助力贵州脱贫攻坚,小小生姜构筑繁荣产业链
记者刘鹏
在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丁旗镇雨窝桥村,一片繁忙的景象展现在眼前。村民们正忙碌着收获小黄姜,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他们对这份劳动的热爱和期待。
卢斌,雨窝桥村的村民,用锄头轻轻刨开土壤,将藏匿其中的生姜整株拔出。他介绍,今年的生姜产量由于采用了新的轮种方式,亩产已经翻了一番,达到了8000斤。这片土地的收获不仅仅是生姜,更是一份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些新鲜的生姜被直接送往贵州黔棠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是由台商古永雄创办的企业,也是镇宁县的第一家台资企业。古永雄,这位60多岁的老者,用他的智慧和经验,将这里的生姜产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办公室内充满了生姜的元素,墙上的日历、装饰图片以及桌上的雕刻艺术品都是生姜的模样。古永雄告诉记者,他看到了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交通条件,结合台湾精致农业的理念,决定在这里创业。他对生姜产业有着深厚的信心,认为生姜不仅具有调味品、蔬菜、中药材的多重身份,更是一个健康产业,前景广阔。
镇宁小黄姜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但产业发展曾面临诸多困难。古永雄的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解决了销路问题。他还带领技术团队指导农户种植,提出“轮种耕作”,并引进新品种郁金香,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
为了激发种植户的积极性,企业还特意举办了一场生姜种植比赛。古永雄说:“通过这场特殊的擂台赛,我们让种植户分享经验,推动他们提高种植水平。”在企业的助力下,种植户们的热情被点燃,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提升小黄姜的附加值关键在深加工。”古永雄表示,他的公司已经研发出食用、日化、保健等20余种生姜加工产品,部分产品甚至远销国外。
三年来,古永雄的企业用生姜打通了当地农业新产业链,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他不仅提供了6000余户生姜种植户人均增收的机会,还为当地创造了0余个就业岗位。他的企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贵州的自然资源与台湾的商业智慧,共同编织出一个繁荣的生姜产业链。
在这片土地上,小小的生姜不仅带来了物质的丰收,更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改变。古永雄的故事,是台商在大陆投资兴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也是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互鉴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