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花呗套现案宣判 帮人“花呗套现”并收取手续费违法
全国首例“花呗套现”非法经营案判决揭晓
近日,备受全国司法界关注的“花呗套现”非法经营第一案在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宣判。该案开创了全国范围内因利用“花呗”进行非法套现并判处刑罚的先河,具有深远的法治意义。
据了解,被告人杜某某通过多家德国网上店铺,在全国范围内串通多名电商用户进行虚假交易,利用“花呗”进行非法套现,金额高达470余万元,从中收取手续费40余万元。行为恶劣且影响广泛,触犯了非法经营罪。
庭审过程中,杜某对其行为的认识令人感慨。他误以为自己的行为只是为电商用户提供便利,并未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套现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花呗”作为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其本质仍是金融。利用“花呗”通过虚假交易套现,实质上仍是一种未经批准的资金支付结算行为。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蔡明洋指出,虽然“花呗”具有虚拟性,但金融的本质不变。被告人提供淘宝店铺进行套现的行为与线下POS机套现无异,已构成非法经营罪。这一点也引发了金融检察处处长吴美满的深思。她指出,在新型互联网金融案件中,如何界定行为的性质,如何运用线上线下行为同质性解释作出有罪判决,是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和传统的信用卡套现犯罪不同,像杜某这样通过“花呗”套现并收取手续费的行为,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界定其是否属于犯罪。这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找到了法律的漏洞,误以为找到了生财的捷径。江北区法院的判决明确界定了这种行为属于非法经营罪,给潜在的不法分子以有力震慑。
蚂蚁金服安全管理部总经理邵晓东表示,针对这种新型网络套现诈骗,花呗已经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反套现、反诈骗体系,基于海量数据的智能风控大脑、反欺诈决策引擎以及合作伙伴的联防联控机制,已成功拦截了数十万笔可疑交易,阻止了数亿元的损失。
吴美满认为,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具有区别于传统金融的特殊性,需要克服“刑法谦抑”的喧嚣声音,及时立法以满足治理需求。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负责该案件的检察官表示,江北区法院的判决具有标杆作用,对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这起案件的判决不仅是对不法分子的有力打击,更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它提醒我们,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法律不会容忍任何违法违规行为,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