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将领周亚夫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
从古至今,许多功臣良将的命运令人感慨,得善终者寥寥无几。今天,让我们跟随奇秘网小编的脚步,去一位名将的故事。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世界里,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仅需要智商,还需要情商。智商证明了一个人的能力,而情商则决定了他能够走多远。以西汉的周亚夫为例,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在情商方面,却历经坎坷。
周亚夫,沛郡沛县人,即今天的江苏丰县,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名将,曾官至丞相。他在平定叛军的过程中,凭借出色的统帅能力,仅三个月便成功击溃敌军。他的家世显赫,父亲是汉开国功臣绛侯。在专政时期,周亚夫联手周勃,拨乱反正,成功使政权回归。
原本,周亚夫并非周勃的长子,本无机会继承父亲的爵位。由于他的兄长周胜之犯法被剥夺爵位,舍不得让周勃的后裔沦为庶民,于是改封周亚夫为条侯,继承周勃的爵位。
周亚夫在担任河内太守期间,匈奴大举进犯。他临危受命,被汉文帝任命为将军,驻扎在细柳(今陕西咸阳附近),成功击退匈奴,成为朝廷的重要大将。
周亚夫之所以名垂青史,与他的治军严格息息相关。当汉文帝前往他的营寨视察时,连都需要获得他的命令才可以进去。他的军营之中规矩严明,不允许车马急驰,将士不得离开自己的武器。这种治军理念,使得他的军队有了与匈奴抗击的坚实资本。
尽管在细柳营视察时被拦,汉文帝对周亚夫反而更加赞赏,认为他治军有方。汉文帝赞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之前霸上、棘门的军队就像小儿戏耍一样,那些将领一定会被敌人偷袭俘虏。面对亚夫,敌人怎么可能冒犯呢?”于是任命他为中尉,负责首都的军事。
汉文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知晓周亚夫是个可用之才。在临终前,他嘱咐太子即后来的景帝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汉文帝去世后,周亚夫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成功平定了七国叛乱,成为朝廷重臣。
周亚夫的性情并不适合交际。在汉景帝五年,他担任丞相时,因多次冒犯汉景帝而被撤职。到了汉景帝晚年,虽然认为他或许能辅佐少主,但他的刚烈性格却成为了一大问题。一次在宫中用餐时,汉景帝故意为难他,他不甘示弱,愤然离席。这更加坚定了汉景帝认为他不可辅佐少主的决心。
最终,汉景帝找了个罪名将周亚夫法办,关入大牢。周亚夫在狱中绝食而亡的悲剧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