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蜀汉不往西南方向发展,偏要北伐呢
蜀汉的扩张之路:为何只向北发展?
蜀汉建立后,始终致力于征伐曹魏,向北发展。对于这样的战略选择,人们不禁好奇:为何蜀汉只向北进军,而不是向其他方向拓展呢?增加国土后再与曹魏争锋,岂不是更有优势?
这个问题对于东吴来说并不成立,因其除与蜀汉、曹魏接壤外,其余方向皆为大海,航海技术限制其向海外发展。而蜀汉不同,其除东、北两面与敌国外,西面和南面皆是陆地,且有人烟。那么,为何蜀汉不向西、南拓展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看法:
一、北进是蜀汉发动战争的唯一借口。
蜀汉政权作为外来户,能在巴蜀地区立足并非仅靠武力,更重要的是凭借皇家后代的光环和刘备用光复汉室为己任的号召力。刘备四处征伐时,一直宣称自己的目的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向北发展打败“窃夺汉家权柄”的曹魏,既是他的身份和理由所在,也是他获得蜀地人民和士人知识分子支持的关键。
二、北进符合蜀汉统治者心中的政治愿景。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不仅是蜀汉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更是其统治者心中的政治愿景。“逐鹿中原”是所有志在天下的诸侯们的关键方向。只有拿下中原地区,定都那里,才能称得上天下的主宰。虽然诸侯们不会公开说这些政治愿景,但他们所宣称的理由都与心中的愿景高度契合。例如刘备代表的蜀汉统治者宣称的兴复汉室即是如此。因此他们发动战争时理直气壮且充满动力。
三、其他方向的发展并不明智。
向东发展缺乏理由且费力不讨好。刘备向东发动战争主要在其登上皇位后,此时他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讨伐不服从的东吴小政权。但即使理由充分,这场战争也极为不利。因此夷陵之战后,蜀汉制定了只向北发展的策略。
向南发展则面临诸多困难。南方主要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山高林密、土地瘠薄且瘴疠横行。即便能打败一股势力,也极易遭到反抗且可能引起其他势力的不服。因此蜀汉对南方的策略一直是和平收复为主。诸葛亮深入南方平定叛乱便深谙此理并以安抚为主。
向西发展则面临高原难题。西边的高原真正发展起来并不容易即便强悍如唐代也曾多次采用和亲政策与高原部族和解。对于弱小的蜀汉来说,翻山越岭劳师远征占领高原上的土地并不明智因为这些土地对他们来说并无太大价值。
因此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蜀汉只能选择一直向北用兵。他们以皇家后代的光环和刘备用光复汉室为己任的号召力为动力不断征伐曹魏以实现其心中的政治愿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