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镇恶大贪大腐,为何刘裕看在眼里却不闻不问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宋王朝的开国篇章中,有一位英勇无比的猛将——王镇恶。这位将领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冲锋陷阵,他的果敢与决断,如同烈火般燃烧在每一次战役中。他对刘裕,对刘宋的开国伟业,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镇恶的人生并非只有英勇的一面。他的功勋卓越,但他的贪腐行为也同样显著。他并非悄悄地进行贪腐,而是明目张胆地大肆敛财。他的贪婪如同一只凶猛的野兽,无法抑制。仓库中的物资、子女玉帛,甚至广大的房地产,都被他纳入了自己的囊中。
当时国家初建,百废待兴,百姓们正在休养生息。王镇恶的贪腐行为无异于在百姓身上刮肉。刘裕作为当时的领导者,虽然反腐的调子唱得很高,但对于王镇恶的严重腐败行为,他却选择了视而不见。原来,刘裕的反腐口号更多的是做给百姓看的。实际上,在开国之初,他容许属下进行腐败,甚至将其视为一种分赃的方式。
尽管王镇恶是刘裕的功臣,他们一起喝酒、肝胆相照,但刘裕对王镇恶的贪腐行为并非一无所知。王镇恶的一举一动都在刘裕的掌握之中。有一次,王镇恶攻克长安后偷了一辆车,这件事立刻被传到了刘裕那里。刘裕对此事反应强烈,立刻成立了专案小组进行调查。
为何刘裕对王镇恶的贪污行为没有动静,却对偷车一事反应那么大?原来那辆车并不普通,那是皇帝的宝辇。敢偷皇帝的车,是不是意味着有篡位的野心?这件事引发了刘裕的高度重视。在皇家看来,贪污和男女作风问题都是小节,而篡位才是政治大案。
皇家对于的理解,与百姓截然不同。皇家看重的是侵民之害,而非犯君之罪。贪污剥的是民衣,夺的是民食,刮的是民肤,割的是民肉。民众将贪腐视为第一罪。但在皇家眼中,贪腐并不是多大的事,篡位才是真正的政治大案。
后来,调查组调查清楚,王镇恶只是爱贪污,他偷车只是为了钱财,并没有觊觎王位的意图。那车被他丢进了废弃车库,他只是剔取了车上的金银。刘裕得知后大笑,撤回了调查组。王镇恶最终安然无事。
篡位案与贪腐案,哪个更严重?百姓和君王对此有着巨大的分歧。百姓认为贪腐案应该摆在治国首位,而君王却不以为然。在君王心中,法理的地位真是低得不能再低。他们更在意的是权力、政治治理以及君主心理。刘宋王朝的这一事件反映了古代帝王面对贪腐与篡位两种不同性质问题的复杂心态和现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