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文物,在清朝时期大量流落海外呢

奇闻异事 2025-07-26 06:51www.xiang120.cn溺水急救方法

在清朝闭关锁国的厚重大门被叩开的时代,国外的探险家和学者纷纷踏入中国,他们眼中闪耀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但也暴露出贪婪的面目。无数的珍贵文物在他们手中流失,给我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斯文·赫定,这位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探险家,率领着一支由瑞典、德国和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来到中国。他们入住在北京的六国饭店,名义上是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调查中国航线,实则仍怀着探险和盗宝的心。

当斯文·赫定的行为被中国的学术界得知后,一场强烈的反对声音在北京响起。学术团体们联合起来,表示抗议。长达六个月的谈判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斯文·赫定虽然心有不甘,但不得不接受由中国和瑞典共同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考察团所发现的一切文物都归中国所有。

这一协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第一个对外国考察团体和个人具有约束力的条约,而且在我国考古史上也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协议,考察团所发现的震惊世界的“居延汉简”才得以保留在中国,没有被瑞典人带走。这一协议更是激发了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促成了我国首部《古物保存法》的制定。

斯文·赫定虽然按照协议将部分文物归还给了中国,但他仍然带走了大量的中国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被存放于瑞典的博物馆中。瑞典的东方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这座博物馆收藏了近90%的中国文物,数量庞大、价值高昂。除了东方博物馆外,瑞典国家艺术博物馆也藏有大量中国文物。这些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源于汉学家安特生和斯文·赫定的探险和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斯文·赫定的一部分文物在去世后归还给了中国。因为与中华民国有协议在先,这些文物属于“暂借”性质。在斯文·赫定去世后,瑞典主动决定将其归还中国。这可能是为什么尽管瑞典人带走了大量中国文物,但中国人对瑞典并没有过度的反感。

瑞典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在1950年,瑞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那些归还的文物由访华的瑞典王子代为归还,周恩来亲自接见了他们。这些珍贵的文物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成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的一部分。这一历史背景使得中国和瑞典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厚,也为两国之间的友谊增添了新的篇章。

Copyright © 2015-2025 www.xiang120.cn 急救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急救知识,急救措施,湖南急救网,急救包,溺水急救,触电急救方法,世界急救日,海姆立克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