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经济舱座位设计竟越来越拥挤
随着航空业的发展,飞机的平均座位数量不断攀升。根据 Oliver Wyman 的最新数据,全球航班平均座位数在 2015 年达到了 138 个,相较于前一年的 135 个呈现出稳步增长。那么,航空公司是如何实现这一增长的呢?
其中最简单的方式便是缩小座椅尺寸。面对不断增长的航班压力,航空公司似乎总在牺牲乘客的舒适度以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收入。这一现象让许多经济舱乘客感到困扰,诸如座位间距变小、托运行李限制等本就让人头疼的问题似乎还在不断恶化。
近日,一张引人注目的照片引发了广泛关注。据 Oliver Wyman 的《航空公司经济》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航空公司倾向于采用座位密集型的飞机。在这种趋势下,客舱设计公司在汉堡的飞机内饰展览会上展示了半站立、马鞍式的经济舱座椅设计。这种新型座椅占地空间更小,据说能为飞机再增加 20% 的乘客数量。
此前,该设计公司的试乘活动邀请了牛仔群体参与,并获得了积极反馈。对于那些并非长年骑马、身材普通的乘客来说,全程感受到膝盖被前排座椅压迫的体验能否接受,仍是一个问题。
也有一些有良心的设计公司在追求提高客舱密度的并没有完全忽视乘客的舒适度。他们需要在提高航空公司盈利与保证飞机空间感和乘客舒适度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平衡的实现,关键在于座位材料的轻量化、牢固程度和舒适性。
飞机的机舱负重至关重要。即使是一台普通的 2 公斤重的笔记本电脑,也会增加一架飞机的年平均油耗 138 美元。以达美航空为例,如果每天有 50 名乘客携带笔记本电脑,那么这将为航空公司带来每年 500 万美元的额外成本。设计公司需要从每个座椅的重量着手,以减轻机舱的负重。
以 Eco Seat 的新型座椅设计为例,它采用了更轻的碳纤维材质,简化了座椅后背部分的设计,并将小桌板、荧幕等收纳进了弯曲的支撑结构中。这不仅为前排乘客提供了足够的座椅支撑,减轻了座椅的自重,更为后排乘客提供了更多的腿部空间。该座椅的铝部件由回收的铝合金支撑,泡沫坐垫则由回收的羊毛混合材料制成,为乘客提供更通风的坐垫设计。
考虑到飞机的安全性和乘客的多样性需求,座椅的设计已经面临诸多挑战。设计方表示,在发现更轻、更坚固且安全的材料之前,他们的设计是在现有条件下最能为乘客提供空间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