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辩传_王僧辩有几个儿子
王僧辩传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士,他是南朝梁的杰出将领。他的家族背景显赫,父亲王神念是右卫将军,先祖王羲之更是东晋的知名书法家。在天监年间,王僧辩成为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随着湘东王萧绎的职务变迁,他亦如影随形,一路升迁。
公元548年,东魏的降将侯景背叛了梁朝。第二年,湘东王萧绎命令王僧辩带领一万兵力前往京师建康救援,当他赶到之时,建康已经沦陷。王僧辩无奈,只能先撤回江陵。他的军事才能与勇气在后来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公元550年的一场战斗中,王僧辩担任领军将军,成功击败了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侯景又发兵二十万,沿长江西上,意图进攻江陵。王僧辩担任大都督,带领精兵击退了侯景的二十万大军,收复了郢、江两州,与陈霸先在湓口会师。
此后,他趁热打铁,挥师东下,成功收复建康。梁元帝萧绎登基后,封王僧辩为永宁郡王,官至侍中、尚书令。当西魏进攻江陵时,王僧辩虽奉命带领军队救援,却未能及时赶到。江陵城破,萧绎身亡,多事之秋的局面令人叹息。
国不可一日无君,王僧辩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商议后,决定立萧绎第九子萧方智为梁敬帝在建康登基。此后,王僧辩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中书监。因与陈霸先意见不和,他在公元555年兵败被杀。
王僧辩学问广博,尤其精通《左氏春秋》。他不仅能言善辩,神态严正,更有凌云壮志。他有两个儿子,长子王顗和次子王颁。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他的次子王颁的故事。
王颁字景彦,同样是隋朝的太原祁人。当王僧辩平定侯景叛乱时,他选择了留在荆州。在梁元帝身死、外敌入侵之际,他回到江陵,听闻父亲被杀的消息后悲痛欲绝,誓要报仇。
他在北周明帝时期被征召为左侍上士,后任汉中太守、仪同三司等职位。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王颁凭借平定蛮族的功绩加封开府,封为蛇丘县公。他向隋文帝献计灭陈,得到赏识。在隋朝进攻陈朝时,他主动请求从军,率领数百人与先锋部队一起夜渡长江,展开殊死搏斗。
陈朝灭亡后,王颁召集旧部,面对他们时常流泪。一位士兵提议掘出陈霸先的坟墓,焚骨成灰后让他喝下以泄愤。王颁听后道谢,遂找到陈霸先的墓地进行挖掘和焚烧仪式。这一举动表达了他对父亲深深的哀思和对敌人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