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刘备愿意去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呢
在风云变幻的东汉末年,刘备作为一个没有背景、无权无势的主公,要想招揽人才,可谓难上加难。那些世家公子哥自然不会投靠,但他并未因此放弃。他知道只有亲自出马,诚心诚意去请,才有可能请得出山那些隐世的大贤。
在那个时代,荆州有着两位名震天下的大儒,司马徽和庞德公。他们学识渊博,名望极高。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少有才名,互相敬佩对方的才华,成为了莫逆之交。当刘备被曹操打败,逃到荆州时,他并未灰心丧气。他知道要想在这乱世立足,必须拥有顶尖谋士的帮助。
于是,刘备开始在荆州四处拜访那些未出仕的大贤。他特别关注司马徽和庞德公的弟子和好友。在一次拜访中,他从水镜先生口中得知了诸葛亮和庞统的名字,便立刻前去拜访诸葛亮,诚心请他出山。
而在此之前,刘备还遇到了一位名叫崔州平的儒生。他风度翩翩,气度非凡,一看便知是才华横溢的人。刘备以为他就是自己要请的诸葛亮,于是上前与之交谈。虽然崔州平没有出山辅佐刘备的意愿,但他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家世显赫,拥有治理地方的经验。
崔州平之所以没有被司马徽推荐给刘备,可能有多种原因。一是刘备最需要的是能够谋划全局的人才,在这方面诸葛亮更胜一筹;二是司马徽觉得刘备不一定能够请得动崔州平;三是崔州平自己并没有强烈的出仕意愿。
崔州平和诸葛亮是好友,他可能对刘备有所试探,但刘备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崔州平最后选择了隐居,没有像其他名士一样出仕为官。他可能认为天下大势已去,汉室倾颓已经无法挽救。他具有黄老遗风,当好友陆续离开,他也选择了隐遁不出。
如果刘备能够得到崔州平的帮助,他的集团会有很大的提升。崔州平的家世和才能都能为他吸引更多的人才。想想看,刘备集团其实缺少世家人才的支持,如果得到崔州平,他将拥有一个内政不输于诸葛亮的大才。也许他会避免蜀国人才缺失的问题,甚至改变历史的走向。但历史没有如果,刘备与崔州平的擦肩而过,也许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像崔州平这样的人才还有很多。他们或许没有出仕,但他们都有着非凡的才能和见识。他们在乱世中选择了隐居,但他们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如果刘备能够多关注这些人才,也许他的蜀国会有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