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三日无秘密:古代闹洞房细节让人咋舌
清朝秘案:闹洞房的纠葛
在清朝的上海宝山县,一场喜宴却引发了一场风波。新郎官刚刚迎娶新娘,同村的小泼皮却在婚礼上闹起了洞房。
这本应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良辰美景,却因小泼皮的过分行为变得乌烟瘴气。在欢声笑语中,小泼皮闹过了头,让新郎忍无可忍,两人发生了冲突。但由于拳脚功夫悬殊,新郎反而被小泼皮打得遍体鳞伤,婚礼的喜庆氛围被打破。
新郎官愤怒难平,将此事告上了衙门。县令大人听完陈述后,觉得小泼皮的行为确实过分。当小泼皮振振有词地抛出“新婚三日无大小”的论点时,县令陷入了沉思。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一时之间,县令也难以判断谁对谁错。
《点石斋画报》并未详述此案的最终结果,依照当时的风俗习惯,小泼皮可能并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新郎官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闹洞房出问题的情况并不罕见。《吴有如画宝·风俗志图说》中记载了在宁波发生的一场洞房悲剧。有人潜伏在新人的洞房之中,被新郎发现后引发了一场血腥冲突。
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描述了燕地的风俗,嫁娶之时,男女无别,反而被视为荣耀。可见,闹洞房的历史源远流长,至少在古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那么,为何要在洞房闹呢?民间有着各种说法,如“不打不闹不热闹”、“人不闹鬼闹”、“闹得越欢过得越久长”。在喜庆的婚礼上,人们为了图个吉利,便会进行闹房。
历朝历代的演变加上各地风俗的不同,闹洞房的形式变化无穷。不论如何变化,都与性有关,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的“启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性有关。
在某些地方,婚俗中会有反铺花席的仪式,需要新娘将其正过来。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人询问“翻过来了没有?”虽然新娘会害羞不答,但闹房者会追不舍地询问,直到新娘红着脸回答“翻过来了”。这大概是闹洞房中最文明的与性有关的互动了。
在这样的场合,黄色笑话大行其道,灯谜更是司空见惯。许多羞涩的少女在一夜之间成长为凶悍的少妇,或许应该归功于闹房者的性启蒙。明朝四川某地流行的《新房曲》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境:“一看新娘手,二看新娘脚,三看新娘腰...”虽然此曲并未完全流传下来,但可以想象后面的内容更加直白和不堪入耳。更有甚者,发展到动手摸新娘的程度,新郎即使有千般不悦也只能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