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经典寓言小故事
猎狗效应:动力与团队管理的艺术
草原上,猎狗追逐着兔子,经过一番激烈的奔跑,猎物依然未到手。牧羊犬讥笑猎狗说:“瞧你们小的跑得比大的快得多。”猎狗回应道:“你不知道,他是为了逃命,而我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已。”这番对话引起了猎人的深思。为了激发猎狗的动力,猎人采取了新的策略。
猎人引入了奖励机制:凡能捉到兔子的猎狗便能得到骨头的奖赏,捉不到的则没有饭吃。这一策略效果显著,猎狗们纷纷努力追捕兔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再次出现。大兔子难捉,小兔子易捉,但两者得到的奖赏相差无几,于是猎狗们开始专攻小兔子。猎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调整了策略。
他不再以是否捉到兔子作为评判标准,而是统计猎狗捉到的兔子的总重量。这样的调整激发了猎狗们的积极性,捉到的兔子数量和重量都有所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猎人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开始下降。它们向猎人提出了疑问:“当我们年华老去,捉不到兔子时,你还会给我们骨头吗?”
猎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决定为猎狗设立一个长期的奖励机制:如果猎狗捉的兔子超过一定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能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这一决策让一些猎狗达到了规定的数量,但也引发了一些猎狗的深思。它们认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远超过所得,于是开始考虑自己捉兔子。
猎人的团队开始瓦解,一些猎狗陆续离开,开始自己捉兔子。猎人意识到,如果仅仅满足猎狗们的温饱要求而不解决它们的归属感问题,那么他将不得不亲自去抓兔子。于是,他开始实行“以狗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每只猎狗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营造一种适合猎狗生活和娱乐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改变使得那些新加入的猎狗主动出击,满载而归。
原本离去的猎狗看到猎人的团队越来越壮大,感受到了团队氛围和生命的价值,开始渴望回归。红狗作为一方霸主,带领一群猎狗来到猎人面前,提出成立股份公司的协议。猎人同意了这一提议,知道从此他和猎狗们将在草原上所向无敌。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使兔子被捉光,红狗带领的猎狗群对猎人提出了质疑,最终找借口将猎人吃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队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单纯的奖励机制不足以激发团队的长期动力,“以狗为本”的管理思想和团队氛围的建设同样重要。但在追求效率和成果的也需要警惕团队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