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如此痛恨魏延,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今天,风趣网的小编为您带来一则引人深思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份悲壮与无奈。<
在蜀汉的历史长河中,魏延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地位,仅次于蜀汉的顶尖大将们。当蜀汉拿下汉中,为何在众多将领中,独选魏延为汉中太守?这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之出众。他担任汉中太守近十年,使得曹魏无法在其手中占得半点便宜。这位在刘备死后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甚至在诸葛亮在世时似乎一直被压制。
诸葛亮的逝世,仿佛成为了魏延命运的转折点。当听说撤军并需要自己断后的消息,魏延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坚信,不能因为诸葛亮的去世就中断伐魏的大业。他的意见并未得到众人的认同。魏延决定自行率军出发,抢在杨仪等人之前,并沿路焚毁阁道。当大军追上时,他的部下在王平的严词斥责下四散而逃。孤家寡人的魏延最终逃到汉中,被杨仪派来的士兵斩杀。
杀了就杀了吧,但杨仪的行为却更加令人震惊。在得到魏延的首级后,他居然用脚踩踏,以泄愤恨,并怒骂:“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究竟是怎样的仇恨使得杨仪如此对待这位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呢?
魏延与杨仪的关系素来不好。魏延虽然勇猛善战,但性格矜高,与人相处时往往显得目中无人。而杨仪作为丞相府的参军长史,同样颇具才干,却性格狭傲,不能容人。两人之间的关系恶劣到了拔刀相向的程度。《蜀书·费祎传》记载,魏延与杨仪每次并坐争论时,魏延往往愤怒地举起刀吓唬杨仪。心胸狭隘的杨仪对这一幕肯定记忆犹新,等到魏延被杀,他私怨凌驾于公义之上,做出踩踏魏延头颅的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两人之间的恶劣关系甚至引起了远在江东的孙权的注意。孙权曾准确地说:“杨仪、魏延是竖牧小人,虽然有时有益于时务,但一旦失去诸葛亮的控制,必为祸乱。”结果正如他所料,不幸被他言中。
魏延之所以不愿殿后并自行率军赶在大军前面焚毁阁道,除了争权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愿接受杨仪的指挥。魏延视之为奇耻大辱,“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两人各自向成都告对方谋反。对杨仪而言,魏延的行为不仅让他颜面扫地,更使他在诸葛亮死后的权力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即使魏延已死,杨仪仍难以泄愤,做出如此举动。
一代名将魏延的离世令人唏嘘不已。他的死因固然与他自身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死在自己人的手中。这种悲剧的发生无疑让人深感痛心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