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敢绞杀永历皇帝 他不害怕吗
今天,奇秘网带来一篇关于明朝末年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明朝,一个汉人统治的辉煌朝代,末期却面临着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的困境。尽管他们拼尽全力,最终仍未能抵挡住来自各方面的压迫,以身殉国,完成了祖训。在封建时代,皇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而明朝的皇帝们也不例外。他们中有的热爱文学,有的身体孱弱,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都勤勉且不怕死。这与开国皇帝的出身有关,他们深知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的道理。明朝的历代祖训中强调:“大明临外敌入侵,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明朝的边疆地区常有皇亲镇守。虽然明朝最终败于清军,但相比后期那些轻易屈服、割地赔款的皇帝,其表现要强硬许多。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南明皇帝朱由榔的故事。他被称为永历帝,其皇位之路并不轻松。当时,明朝已丢失大片土地,永历帝更是颠沛流离,从广东逃到广西,再到云南,最后流亡至缅甸。缅甸曾一度被明朝统治,虽然后来脱离,但仍视明朝为强大的上国。永历帝的到来并未给缅甸带来荣耀。由于种种原因,他在缅甸的境遇十分尴尬。没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再加上随从官员众多,吃饭问题成为了一大难题。缅甸国王拨了一些木料、草料给他们盖房,只能勉强解决居住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吃饭。仅靠缅甸国王的定期供应远远不够。时间长了,物质供应不足,永历帝君臣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一个皇帝居然落到如此境地,实在令人唏嘘。当清军入侵的消息传来,缅甸国王慌了神,担心自己的安全。于是,他将永历帝交给了清军。永历帝成了吴三桂手中的俘虏。吴三桂将永历帝安置在军营中。当时,许多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纷纷前来拜见永历帝。他们跪拜表示对明朝的忠诚和对永历帝的尊敬。吴三桂却只是作揖并未跪拜。当永历帝质问吴三桂时,吴三桂被连问三声“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吴三桂被问得哑口无言。后来吴三桂为了骗朱由榔上路答应善待他却在背后向满洲贵族建议将朱由榔就地斩杀以免夜长梦多。最终吴三桂在征得清朝同意后在昆明将永历皇帝用弓弦勒死随行人员也全部遇害无一幸免。吴三桂弑杀永历皇帝的行为引起了汉人的普遍愤慨。他后来举兵反清时打出“汉家”旗号却几乎无人响应这也使他最终走向了失败的道路。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为那些坚守忠诚与信仰的人们感到敬佩也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留下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