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要皇帝不死政权就不会乱 出现这一现象
对于那些对不死政权就不乱的读者们,让我来为大家揭示其中的奥秘。接下来,请跟随我这个风趣网小编的脚步,一起走进这个知识的世界。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皇帝驾崩后,政权之所以不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合格的继承人”。这里的“合格”,既包括没有得到老利益共同体的认可,又包括新的利益共同体尚未形成。而政权的稳定,则体现在内外无患,既没有人敢于造反,也没有重大的人事变动。
那么,我们针对这两个现象逐一进行分析。首先是人事变动。这主要是为了清除反对派和不安定因素而进行的清洗。例如在位时的几大案件,那些都是出于清除不安定因素的考虑。而在靖难之后的清洗,则主要是为了清除反对派。这些操作,通常在皇帝精力充沛的时候进行。而当皇帝即将离世时,即使他们想进行清洗,也会选择忍耐。因为他们宁愿去赌权臣不会造反,也不愿在自身虚弱的时候动手,那样反而会加强权臣造反的信心。
第二个现象是没有人造反。这里的讨论并不包括云南等边陲地区的区域性造反,主要是指京城附近的权臣和藩王。没有兵权的权臣即便能矫诏获得“合法继承权”,也无法真正实施;而不在京城的藩王没有合法继承权,如果敢起兵造反,则无疑是孤掌难鸣。换句话说,要想成功造反,必须拥有军功。
由此可见,想要利益最大化地造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作为重臣能够接触圣旨进而矫诏;二是在京城附近必须有听从你的部队。而这两个条件都需要朝中大佬才能实现。朝中大佬能够第一时间得知皇帝的死讯,并且遗诏也是由大佬拟订。遗诏中指定的继承人往往是大佬选定的(方便控制的),所以他们通常不会选择动刀子。
那么,皇帝死后政权不稳定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新的利益共同体在替换旧的利益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清洗。这些清洗过程可能是通过造反(如靖难)、当庭处死(如土木堡之变中的代宗上位),或者是通过达成交易以获取支持(借机干掉对手)。
没有资格的人不会轻举妄动,而有资格的人则不必着急。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夺门之变。在那次事件中,英宗复辟或者英宗儿子的上位都是合理的选择。但夺门之变实际上是一场没有资格的投机者利用英宗老实(或者说蠢)的特点而享受几年富贵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