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的记载那么少呢
五代十国:历史的转折与变革的时代背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时期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期间,中原地区历经了数十年的风雨飘摇,出现了五个疆域较大的政权,即、、、后汉与。而与此周边还涌现出众多的割据政权,其中最为突出的十个政权更是自立为国,称王称帝,被称为十国。
公元861年,张义潮成功收复凉州,从此在历五代之际,称雄漠北。而在公元840年左右,黄河流域一带则为所统治。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则被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荆南、楚、南汉等政权分据。与此吐蕃国势日渐衰弱,北汉则在太原割据,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十国”。
在十国中,南唐的疆域最大,南平最小。而在五代中,后梁的最小,后唐则最大。公元904年,后梁太祖朱温攻陷长安,挟持迁都洛阳,后更是将唐昭宗杀害。此后,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公元907年,朱温逼迫唐亡,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这是五代的开始。
公元923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国号仍为唐,是为后唐。同年,唐军攻克开封,朱温之子自杀,后梁灭亡。李存勖的祖父曾因功被赐国姓李,李存勖建立唐国后,便以唐朝后裔自居。后唐疆域扩大,兼有了后梁、等诸多国土。然而公元936年,引契丹兵攻入洛阳,后唐灭亡。
石敬瑭是唐废帝的姐夫,他谋反时向契丹求援,将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许诺给契丹,并每年进贡大批财物。辽太宗耶律德光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国号大晋,史称后晋。石敬瑭的“认贼作父、引狼入室”引发了许多将领的不满。公元942年,石敬瑭去世,他的养子即位后立即拨乱反正。然而公元946年,契丹军攻破汴梁,后晋灭亡。
此后,各地军阀割据,最大的一股势力是太原王刘知远。公元948年,刘知远在各地军民支持下建立汉国,史称后汉。仅仅3年后,后汉大将发动兵变称帝建立周国。后周短短9年却换了三位皇帝。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后周也必然面临被取代的命运。公元960年殿前都点检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结束了这一历史纷争局面。赵匡胤吸取教训取消了多位大将的兵权这一举措虽然结束了混乱的局势但给宋朝带来军力不强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宋朝的经济仍然十分强盛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