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千年悬棺之谜:这些悬棺是怎么样搁上去的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四川百万大山之间的一条崎岖山路上,一群赶路的行人急匆匆地走着。他们肩上扛着一个长方形的物品,显然是往山上赶路的。走在最前面的几个人手里握着火把,催促大家加快步伐。
随着天色的渐渐明亮,一个正在砍柴的青年行走在悬崖峭壁的绝壁上。他抬头望去,绝壁上又有一个半露的棺材悬挂在上面,看上去遥不可及,令人心生敬畏。
在我国云贵川等省份的山区,如今已经发现了上百具这样的悬棺。这种奇特的葬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古人要把棺材悬挂在绝壁上?这些棺材已经悬挂了多少年?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古人究竟是如何将这些棺材挂到悬崖上的呢?
1980年,四川大学的师生们为了揭示悬棺的神秘,采取搭木梯的方法取下了一具悬棺。其中有两具尸体,分别是十几岁的男孩和女孩,身边随葬着两件铜戴钩,都是西汉时期的文物。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发现的悬棺时间从上周到明清时期都有。而悬挂棺材的手段也可以大致推测出来。云贵川等地区的少数民族自古就有悬棺葬的习俗。
这些民族长期生活在山水之间,对大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死后也选择葬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悬棺有时也被称为“船棺”,因为悬棺的棺材形状也有船型的,表达了死者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那么,这些棺材是如何悬挂在陡峭的绝壁上的呢?1973年,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盗悬棺案。两名盗贼交代,他们先通过梯子下到洞穴,再在岩壁上开辟一条栈道,然后盗取悬棺。
考古学家推测,古代少数民族可能是采用相反的方式,先找到一个可以埋葬的洞穴,在洞口前搭建数十米长的栈道。棺材在山顶制作完成,装殓死者后,通过栈道将其吊入洞穴。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像武夷山区这样可以攀爬的绝壁。
还有学者认为悬棺是通过在崖壁上建栈道运送到窟窿处的。但绝壁的坡度很大,很难找到搭设栈道的缓坡。从上到下搭架子是如何实现的?这在工程技巧极其落后的古代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个谜。关于悬棺的安置方式还有许多猜测,如“隧道说”、“洪水说”,甚至“天外来客说”。悬棺作为古越文明的标志,吸引着许多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前来研究。在中国西南和南部以及太平洋西部群岛和大洋洲等地都有这种奇特的葬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