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勋:需求侧管理的新内涵新特点
石建勋:需求侧管理的新内涵新特点
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要素的变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战略。在这一背景下,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实践中的关键环节。其涉及内容丰富,特点鲜明。
一、概述需求侧管理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们面临着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挑战。为了畅通经济循环,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注重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旨在解决总量性问题,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手段刺激或抑制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需求侧管理的新内涵与新特点
1. 长期性:不同于短期的逆周期调节,需求侧管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体现的是长期战略部署。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旨在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2. 全局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求侧管理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促进内需和外需的协调发展。
3. 系统性:需求侧管理不仅涉及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更关乎整个经济体系的循环畅通。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综合施策。
4. 动态性: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需求侧管理也需要灵活调整。它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管理策略,确保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5. 开放性: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需求侧管理需要坚持开放的理念,既要扩大内需,也要促进国际循环,实现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
三、深入理解需求侧管理的丰富内涵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理解需求侧管理的丰富内涵。这不仅包括刺激或抑制需求的基本手段,更涉及到如何构建强大的国内市场、如何畅通经济循环、如何应对内外部挑战等一系列问题。这需要我们从全局高度出发,把握好其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动态性、开放性等新特点。
加强需求侧管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全面把握其新内涵新特点,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为构建强大国内市场、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