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国最大一次胜仗是谁起的关键作用

奇闻异事 2025-07-27 10:31www.xiang120.cn溺水急救方法

三国时期,尽管蜀国的国土和人口相对较少,但在其历史长河中,却频繁主动对外用兵,长时间处于战略进攻状态。由于其相对的力量薄弱,蜀国的对外战事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战果差距明显。尽管姜维在狄道城之战中击败了魏国的雍州刺史王经,但这并未算是一次完整的胜仗。那么,蜀国真正的一次大胜仗又是如何上演的呢?

时光回溯到公元244年,即魏正始五年、蜀延熙七年。这一年,魏国大将军曹爽为扬名天下,在邓飏和李胜的劝说下,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举兵伐蜀。曹爽率兵十余万,自长安出发,意图通过骆谷道进入汉中。

面对此情此景,蜀国汉中的守军不足三万,诸将均心生恐惧,欲守城不出,静待涪县的援军。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却提出了一个独到的策略。他深知若曹爽占领关城,将会给蜀国带来大祸,因此建议先派刘护军占据兴势以遏制敌势。他提议亲自率领一千人下山迎战,以吸引敌军注意力,为涪县的援军争取时间。这一策略得到了护军刘敏的支持。

在曹爽大军进入谷口数百里之时,王平的部署成功阻止了敌军的进攻。关中的军粮供应因氐族、羌族的配合不力以及运输困难而中断,曹爽的部队陷入了困境。与此从涪县赶来的蜀军与费祎从成都带来的救兵会合,形势逆转。

曹爽的参军杨伟意识到形势严峻,劝告曹爽撤军。邓飏、李胜却一意孤行,与杨伟产生争执。太傅司马懿写信给夏侯玄,提醒他回顾曹操两次进入汉中失败的教训,并指出兴势的险要以及继续前进的危险。夏侯玄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告知曹爽撤军。

五月,曹爽无奈率军返回,但在撤离过程中遭遇了费祎的拦截。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曹爽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士兵大量散失死亡。

这场大胜的关键人物无疑是王平。虽然他不识字,但带兵打仗的能力非凡。多次在危难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如马谡失街亭后他成功带领部队返回,以及在诸葛亮病逝后击败魏延。这次,王平再次展现其军事才华,及时出击将魏国大军堵在关口之外。

至于费祎,身为大将军,在战争后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论及关键性作用的关键人物,仍非王平莫属。

这场三国蜀国最大的一次胜仗中,王平的智慧和勇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三国历史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奇技网频道!

Copyright © 2015-2025 www.xiang120.cn 急救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急救知识,急救措施,湖南急救网,急救包,溺水急救,触电急救方法,世界急救日,海姆立克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