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谋只用几千兵马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
对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感兴趣的朋友们,今天我来给大家深入解析一下这个策略。究竟魏延的奇谋奇在何处?是出乎敌方的意料之外,还是仅仅是一场脑洞大开的奇谈怪论?从诸葛亮的反应来看,他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策略,为何诸葛亮没有选择一试呢?要知道,虽然相对于蜀汉集结的十万大军,五千兵马似乎不算多,但这五千人都是精兵强将。明知有风险还要去尝试,诸葛亮为何如此决策?难道他不怕因此失去军心,甚至背上坏名声吗?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子午谷的背景。秦岭六道之中,子午谷直通长安。魏延的计谋是想要通过奇袭长安,然后等待诸葛亮的军队从祁山道向东进发,两军在长安会合,共同夺取关中。
长安作为汉代的故都,虽然历经战火,显得破败不堪,但仍然是一座坚城。魏延想要成功实施计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顺利通过子午道且不被敌人发现;二是让长安守军因惊吓而弃城而逃;三是等待诸葛亮的军队顺利接应。三者缺一不可,否则魏延将面临极大的危险,甚至可能为了保命而投降魏军。
虽然子午谷是通往长安的捷径,但地势险要,军队行动困难。魏延只敢带领五千人马轻装前进。即使如此,要走完子午谷也需要半个月以上时间。期间无补给辎重,一旦走漏消息,敌军在谷口设伏,那么魏延的军队将是有去无回。
再看长安城内的局势,夏侯楙至少有一万人马驻守。更不用说诸葛亮在祁山打起来后,明帝还可能带领五万精锐亲自镇守长安。五千人马与城内的守军硬碰硬,显然是不明智的。魏延过子午谷时不可能携带大型攻城器械,因此只要敌人坚守待援,魏延必将陷入绝境。
历史上诸葛亮六次北伐,最大声势的一次也未能让他见到长安城。面对坚如磐石的长安城,魏延在城下的处境就如同黄权在江北扎营一样孤立无援。即便魏大将军曾计划通过子午谷偷袭汉中,但最终也只能因为种种原因无奈放弃。可见子午谷并非救命稻草。而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更像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最成功的“案例”,或许是忽悠了两千年后的一群网友,他们试图为魏延翻案而挖掘这个所谓的奇谋。然而事实上这不过是反传统的产物罢了。真正了解历史真相的朋友们应该明白,“子午谷奇谋”并非明智之举而是冒险之举。因此诸葛亮没有选择尝试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决策。希望以上解析能为大家带来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