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思维方式,你必须了解!
人们常说,天才与精神病之间似乎只有一步之遥,这听起来是否让你颇感惊讶?事实上,精神病患者往往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智慧,他们擅长学习、组织语言,并且具备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
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精神病态者并非天生就具备不诚实的特质。相反,最新研究表明,他们之所以擅长撒谎,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处理道德冲突时,无需过多努力。
精神病态者因其独特的病态类型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普遍的误解是所有的精神病态者都会变成犯。事实上,并非如此。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精神病态者(psychopath)可能因为过于擅长撒谎而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病情。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参与者面对照片时假装认识或不认识其中的面孔,以此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精神病态特征的人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撒谎的速度更快。相比之下,低精神病态水平的人则没有表现出撒谎速度的提升。
香港大学心理学系的李湄珍教授指出:“在两组训练中,高、低精神病态特征的个体在撒谎行为上展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研究团队的邵正羲博士也强调:“高水平的精神病态可能更擅长学习撒谎,但目前的证据并不足以说明他们一定比其他人撒谎更多或更擅长。”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现象,研究者招募了52名学生志愿者参与研究。其中,23人表现出低水平的精神病态特征,而另外29人则表现出较高的精神病态特征。研究者向他们展示了一系列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图像,并要求他们在被询问时做出诚实或不诚实的回答。通过测量反应时间和观察大脑活动,研究者发现,训练后具有较高精神病态特征的人在被要求撒谎时的反应时间显著缩短。
李湄珍教授进一步解释:“撒谎时,人们需要压制并颠倒‘真实’信息,这需要一系列的大脑处理过程。我们发现,高精神病态特征者的这些活动都有所减弱。”这意味着他们在处理谎言时可能更为自然和高效。
那么,如何识别精神病态者呢?通常,他们会展现出一些特征,如魅力攻势、过度关注自我价值、对激励和冲动的需求、病态的撒谎行为、操纵他人的能力,以及缺乏自责和同情心。但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将所有精神病态者都视为潜在的威胁。事实上,并非所有精神病态者都会成为犯。一些人可能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社会,比如雅各·威尔斯所说,他会试图变成“别人认为的最有趣的人”,以此来适应社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