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本是一个卖烧饼的,如何一飞冲天成为&ldq
在古老的西汉末年,长安城里有一个名叫王盛的烧饼小贩。他的生活虽普通而平凡,然而却在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里,他的命运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这是一个他连做梦都没想到过的奇迹,他竟被邀请参加一场意义深远的听证会。
王盛是个高大的人,性格却较为懦弱。有一天,他在卖烧饼时不慎摔了一跤,烧饼撒了一地,被一些顽皮的小孩子们抢走不少。面对这一挫折,他心灰意冷,准备收摊回家,担心会受到妻子的责怪。当他走到家门口时,惊奇地发现门口围着一群人,原来是官府的人。他们见到王盛,纷纷下跪,尊称他为大人,然后簇拥他上轿,抬向一座崭新的府邸,告知这是他的新家。原来,他的十八辈祖宗显灵,竟选他参加即将举行的听证会。
这场听证会非同小可,名单是由一位神秘的读书人通过神秘的方式获得的,并在高皇帝的庙里公布。王盛的名字连老天爷都知道,那他怎能不响应这场听证会的号召呢?当时王莽要从“摄皇帝”晋升到“真皇帝”,那是顺应天命,王盛自然投下了赞成票。
这样的好运也降临到了王兴这个曾经管理城门的糟老头身上。他们两人,一个“兴”,一个“盛”,都寓意着“兴盛”。这犹如天降横福,王盛一夜之间由烧饼小贩变成了“崇新公”。
陪着王莽完成“涨价”听证会后,王莽终于成为了真正的皇帝。其实,在这之前,王莽每次身份的提升都伴随着听证会。比如他升任太傅,赐号“安汉公”时,有人歌颂,有人献上祥瑞之物。大家都要求王莽的身价继续上涨,先后上书的人数多达八千。连普通百姓都觉得王莽的身价如果不涨,他们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每次听证会,都要求涨价!王莽无奈,只好涨到新的官职“宰衡”。他巧妙地结合古代贤相和周公的职位,创造出新的官职名称。虽然王莽内心惶恐,流泪表示不想涨价,但面对大家的多次听证会要求,他只能接受大家的谢意,继续涨价。
周边的人仍然不满足,觉得王莽还有上升空间。于是,王莽又加了“九锡”。当时开了一场全国性的听证会,有九百多人要求王莽继续涨。涨价似乎没有尽头,一切皆有可能。
王盛和王兴因为神授的一个金匣子而受邀参加听证会,要求他们助力王莽继续“涨”。面对这样的要求,他们怎能不主张“涨”呢?王莽在他们的热情推动下,终于狠下心来,决定一次性涨完价。于是,在一次次退回涨价申请表的情况下,他终于涨到了皇帝的身价。这个故事让人明白,命运有时候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充满了惊喜和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