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骚乱和暴力何时何地都绝不是“美丽风景线”
风景线的背后:对骚乱与暴力的思考
■ 观察家视点
我们都渴望和平与安宁,无论何地何时,任何形式的骚乱与暴力都不应被美化或伪装成所谓的“美丽风景线”。
就在不久前,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发生的那一幕令人痛心。一名无辜的非洲裔司机因被无端怀疑使用而遭到警察的暴力对待,最终不幸离世。这样的悲剧犹如巨石坠入湖面,引发的涟漪效应迅速扩散。自当地时间5月26日起,美国各地的抗议示威活动愈演愈烈,尽管许多人呼吁和平抗议,但骚乱和暴力依旧在多地蔓延。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下已陷入困境。当前的局势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景象,人们难免想起曾经在香港街头出现的骚乱和动荡。个别美国政要的言论如今看来显得尤为刺眼。如南希·佩洛西曾称赞香港的示威是“美丽的风景线”,并将激进分子称为“勇士”。
如今在美国各地的街头,类似的场景正在重演,且规模之大、烈度之强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曾经赞美“美丽风景线”的政要们,是否会继续他们的“赞美”?是否会继续将激进暴力行为视为“争取民主和法治的非暴力示威”?
佩洛西并没有选择这样做。她明确表示这是“一场悲剧”和“犯罪”,并强调这“伤透了人们的心”。她的言论似乎采取了双重标准,这并不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态度。
今年作为美国的选举年,各大政党政客都试图从各种突发事件中寻找选举的利益。他们试图塑造自己的形象,并将政治对手对立化。但随着事态的恶化、暴力的升级和骚乱的蔓延,每个人都成为了受害者。这也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无论何时何地,骚乱和暴力都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美国的现状再次证明了这一事实。
我们并不希望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人受到骚乱和暴力的伤害。我们珍惜本国领土上的和平、安宁和稳定。我们希望面对同样的伤害和损失时,其他国家能够理解并尊重我们的愿景。我们期望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不再受到骚乱和暴力的侵袭困扰。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骚乱和暴力被美化或伪装成任何“风景线”。
作者:李厚何(专栏作家)
面对这样的现实挑战,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骚乱和暴力行为。让我们携手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