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逃命减轻车重:他把儿子女儿推下马车
公元前205年,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幕在楚国都城南彭城拉开。刘邦,这位汉国的领袖,率领五国联军五十六万人,如潮水般涌向彭城。楚国的主力精锐正在东方山东地区平定内乱,彭城防务空虚。面对汉军的强大攻势,楚军守备力量见势不妙,纷纷弃城而逃。刘邦顺利进驻彭城,仿佛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占领楚都后,刘邦陷入了短暂的胜利狂欢。他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中,住进豪华的楚王宫殿,享受着霸王美妾的陪伴。他日日歌舞宴酒,犒劳将士,达到了起兵以来最辉煌、最风光的时刻。历史往往不会让一个人永远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就在刘邦得意忘形之际,他即将面临人生最惨痛的失败。
面对腹背受敌的险境,刘邦并未惊慌失措。他留下大部队继续攻齐,亲率三万精骑日夜兼程,长途奔袭,决心与项羽决战。项羽,这位楚国的领袖,同样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采取了包围闪击的战术,半夜静悄悄地抵达彭城郊外,对汉军侧翼发动反击。天亮后,他发动大规模攻击,与汉军展开生死决战。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面对项羽的猛烈攻势,汉军乱作一团,争相逃命。彭城近郊,楚军斩杀汉军十多万人。刘邦仓皇而逃,逃到谷、泗二水间,又被歼灭十几万人。接着,他又逃到安徽灵璧,再次被歼灭十几万人。项羽将刘邦包围了三层,正欲全歼之际,突然天昏地暗,西北风大起。刘邦趁机带着十几人逃了出去。这场战斗,五十六万汉军几乎全军覆没。
在逃亡过程中,刘邦展现出了决断和冷酷的一面。他的司机是夏侯婴。面对楚军的猛烈追击,刘邦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多次踹下马车,以减轻负担,加快逃命速度。夏侯婴不忍两个孩子的死状,多次把他们抱上马车,但每次都遭到刘邦的怒斥和踹踢。夏侯婴以生命为赌注劝说刘邦不要放弃儿女时提到:“大王你杀了我,谁替你赶车!”刘邦这才住手。最终这两个孩子得以幸存。这场逃亡的经历也让刘邦明白了生存的残酷和无情的重要性。他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己的生存而舍弃儿女生命的行为也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利己主义者的特点。他的决断和冷酷让他能够在生死关头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成功逃脱险境。相比之下项羽在关键时刻失去了决断和勇气失去了千载良机最终被刘邦击败失去了帝业和万里江山他的妇人之仁使他失去了暗杀刘邦的机会从而失去了未来的胜利机会刘邦在关键时刻的决断使他赢得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