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综述:让技能报国成为新时代风尚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完美落幕:工匠精神的盛宴,未来技能人才的摇篮
这场前所未有的“技能全运会”,无疑是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领域的一次巅峰对决。竞赛规格高、项目多、规模大、水平顶尖,充分展示了我国技能人才的风采和实力。
经过激烈的三天角逐,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圆满收官,来自全国各地的291名选手在8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金、银、铜牌。比赛的成果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这场大赛为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有技能、好就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本次大赛涵盖了制造业、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建筑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无论是数控车、工业机械等先进制造业,还是工业4.0、移动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竞赛项目,都吸引了众多目光。尤其是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共有27个代表团的80名选手参加,充分展示了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决心和实力。
除了硬技能项目的高参与度,软技能项目同样备受关注。从酒店接待、餐厅服务到花艺等项目的比赛现场,围满了前来观摩的群众。选手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应变能力,让人们看到了技能人才的多面性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这场技能盛会不仅吸引了众多选手的参与,更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支持。立邦投资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纷纷在比赛现场寻找优秀人才,向选手们抛出橄榄枝。他们深知,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司莙鹏表示,企业参加技能大赛,可以更好地评价技能人才的综合操作能力、行为规范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对航空技能人才的评价更加科学和精准。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表示,从比赛情况看,各地选手技能水平普遍提高,这表明蓬勃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整体促进和提高了各地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为我国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场技能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艺的较量,更是企业求贤若渴的盛会。通过比赛,企业找到了合适的人才,选手们也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这场大赛为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让人们看到了技能人才的未来和希望。这是一场真正的工匠精神的盛宴,也是未来技能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