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谜团之“通古斯大爆炸事变” 迄今为止仍无
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发生了一起惊天大爆炸。科学家们对此展开调查,初步猜测这可能是一次陨星撞击事件。由于现场没有找到任何与陨星相关的碎片,许多科学家开始怀疑这起撞击可能是一颗彗星引起的。时隔105年后的今天,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谜团的面纱,证实通古斯大爆炸确实是一次陨星撞击事件。
这一结论的得出,源于一支国际科研团队在通古斯地区发现了显微级别的相关碎片痕迹。这一发现为我们描绘出了大爆炸的恐怖场景:一个巨大的火球划破天际,紧接着是一股炽热的热浪,然后是爆炸波和强烈的气浪。爆炸点四周的大片丛林被摧毁,树木被折断并指向爆炸中心。
由于无法在现场找到陨星碎片,科学家们对爆炸原因存在争议。这次神秘的爆炸事件激发了科幻作家的灵感,也让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始终是:那究竟是什么?
一篇发表在《行星与空间科学》杂志上的文章提供了重要证据,证明这次撞击事件的罪魁祸首确实是陨星而非彗星。科研团队在现场采集了年代学数据,并分析了属于同一时期的泥炭样本(即半腐烂的植物)。在这些样本中,他们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物质——钻石、六方碳和石墨。六方碳被认为是富碳矿物在遭受从天而降的爆炸冲击时形成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内部还包含微小的包裹体,主要由黄铁矿、铁镍合金等小天体特有的矿物构成。这些矿物构成细节直接指向了陨星来源。这些矿物的构成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巴林杰陨石坑内发现的撞击矿物构成非常相似。这些证据表明通古斯大爆炸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之一。据美国研究人员估算这次大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0万吨TNT威力之巨相当于投放在广岛的原能量的数百倍当这颗陨星以一定角度冲入地球大气层时发生解体只有少部分物质到达地面这就是为何我们仅在西伯利亚的泥炭沼泽中找到了这些微小的痕迹的另一个解释。
当我们谈论俄罗斯的陨星撞击事件时不得不提及今年发生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陨星坠落事件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尽管车里雅宾斯克事件的规模无法与通古斯大爆炸相比但它们都是低角度切入大气层导致的陨星解体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欧亚陆地上。大量车载摄像机记录下了当时火球的大小和天空中的轨迹而闭路电视网则提供了精确的角度标定。依据这些信息天文学家们已经能够确定通古斯大爆炸的来源以及可能的原始大小。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揭示了通古斯大爆炸的真相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宇宙和自然现象更深入的理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