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类人易中暑 中暑急救6步走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伏天如期而至,高温与高湿交织成一片热浪,让人仿佛置身于酷暑的魔掌之中。今年的伏天更是长达40天,比往年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暑的预防与急救知识。
特别需要注意的九类人群中暑风险更高,他们分别是: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心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人以及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如抗过敏药、抗胆碱药的人,还有建筑工人和交巡警等室外高温工作者。对于这些人群来说,尤其需要警惕中暑的危险。
为了避免陷入酷暑的困扰,以下是一些预防中暑的小贴士:穿着以浅色的棉、麻、丝类为主的衣物,外出时戴太阳镜、太阳帽,打遮阳伞。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绿茶、绿豆汤、酸梅汤、淡盐水等都是良好的解暑饮料。保持通风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之一。电扇能改善通风环境,降低室内温度,但需注意避免直吹人体。
一旦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如头昏、头痛、口渴、大汗、全身疲乏、心慌等,应立即进行急救。急救步骤如下:首先将病人移至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室内、走廊或树荫下。让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开启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及腹股沟,并在额头、太阳穴涂抹清凉油或风油精,能清凉止痛、醒脑提神。同时配合按摩手法,如掐按人中、十宣,按揉太阳穴、内关穴、百会穴等。对于清醒的病人,可服用绿豆汤、淡盐水、糖盐水等,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解暑。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立即侧卧并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在这炎炎夏日里,让我们牢记这些防暑降温知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预防与急救知识,我们才能在享受阳光的有效避免中暑的风险。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