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腿会“中风”呢-
揭示腿“中风”背后的真相:附壁血栓从何而来
当我们提及“腿中风”这一医学名词时,背后隐藏的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我们人体的动脉系统就像是一株繁盛的大树,源源不断地为身体的各个部位输送生命的血液。当下肢动脉遭遇不测的血流阻塞时,便出现了我们所说的腿“中风”。
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其根源竟然隐藏在我们的心脏之中。对于部分患有风湿性心瓣膜病或冠心病的病人,他们的心房会出现一种叫做心房颤动的现象,简称房颤。这是一种毫无规律、快慢不一的心房颤动,使得心房的血流形成旋转的涡流。
在这样的涡流中,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可能脱离正常的流动轨迹。它们会粘附在因疾病而变得“高低不平”的心房内壁上,形成危险的附壁血栓。这些血栓并不稳固,可能在血液涡流的冲击下脱落。一旦脱落,它们会随血液流向远方,有可能卡在动脉的分叉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会在此聚集,使血栓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血流严重阻塞。
这些附壁血栓是导致腿“中风”的主要罪魁祸首。当栓塞出现在下肢的动脉中,可能会导致一条或两条腿的瘫痪甚至坏死。据相关统计,高达80%-90%的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都是由心脏疾病引发的。
对于存在相关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预防房颤、稳定心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一潜在的健康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真正远离腿“中风”的威胁。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状况外,我们还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保持合理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如果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